發表文章

那些我從美國學生身上學到的英文(上)

圖片
(此文也刊登於 換日線: 美國學生教我的事(上)曾在授課時被學生惡意嘲笑,現在我大膽擁抱自己的口音! ) 身為一位在美國教書的非英語母語者老師,我從我的學生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在課本上學過的英文。我的學生們尤其愛教我發音,還有許多年輕酷炫 (又或是有點不妥當的??...) 的青少年愛用語。 這篇文章就先來談他們如何教我發音。我想讓一個人最快速學習的一種方式,就是大力的嘲笑他,刺激他的自尊,進而激發他的上進心。我想我用心良苦的學生們選用的就是這招激將法吧 !(甘溫我的學生 🙏) 想當年在教英文的時候,還因為被學生說過發音聽起來很標準很好聽而沾沾自喜,沒想到來美國後會被我的學生狂糾正...只能說學海無涯。 不過我覺得跟發音比起來,流暢度更重要,發音只要不到影響理解的程度,有著一點口音沒什麼不好,畢竟我們本來就是在不一樣的背景環境成長,為什麼我要跟你聽起來一模一樣? 我任教的學校,這些學生沒什麼接觸過外國人和外國口音的經驗,所以他們一聽到和他們習慣的不一樣的發音,就得小題大作一番。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透過上下文,學生是聽得懂我要說什麼的,不過他們就是要雞蛋裡挑骨頭一下,似乎是在報復我一天到晚糾正他們的媽麻馬罵四聲。但不得不說,也有些時候,我還真的是講得讓他們霧煞煞。一些最困擾我的發音大概是一些字尾有 l 的字,像是 bow, bowl, ball, bull , 不只讓我覺得舌頭打結,應該已經是癱瘓的程度😅...。 有次有個學生跟女朋友吵架來上課,看起來失魂落魄的,我跟他說你今天是不是忘了帶你的靈魂(soul-長母音o)來上課,他看起來還真的更茫然了,因為 他聽成我說你是不是忘了帶你的電鋸(saw-短母音 ɔ )來上課 。還有一次我在跟學生說我以前小學的時候看過老師丟學生粉筆 (chalk-短母音 ɔ),這時台下又是一片問號臉,原來 他們聽成我在說誰噎到 (choke- 長母音o) 。總之這類雞同鴨講的例子,還真是不勝枚舉。 學生通常也不是真的想嘲笑老師,他們只是覺得跟老師熟了,想跟老師玩玩,所以其實我都不是太在意,偶爾威脅他們,再笑我就要回台灣不教了! 可是也有些時候,我就感覺得出學生是有意嘲笑。在台灣的時候我曾經在有外師的小學任教,我也親眼目睹過許多小學

English That I Learned from My Students (Part I)

As a 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 here in America, I have to thank my students for giving me a lot of precious English lessons these past 2 years. They “improve” my pronunciation, and they teach me a lot of young and cool (or...maybe I should also say, inappropriate?) English that I’ve never learned on the textbooks before. I’m just going to focus on pronunciation for today. Sometimes I feel like my students are just too critical on my pronunciation in English. It might be a revenge for me correcting their tones in Mandarin all the time.😆 So for example, when I said the letter “h,” or words like “jeopardy,” “metaphor,” or “tournament,” they could all somehow found them funny. But sometimes they really couldn’t understand me, and I did learn how I confused different vowels in English from them. Here are two examples: [Example 1] Me talking to a student: Where is your “ saw ?” Student: ??? Me trying again: Where is your “ saw ?” Your “ saw ?” You look like y

「台灣、中國、大美國」?——身處美國中西部郊區,一個華語教師的「文化認同」

圖片
此篇文章發表於 天下雜誌--換日線  「台灣、中國、大美國」?——身處美國中西部郊區,一個華語教師的「文化認同」 轉眼間,農曆新年已過月餘,春天來臨。 在來到美國當華語教師前,每到過年,就是我癱在家裡床上、沙發上,等著被餵食的悠哉日子;不過赴美當上華語教師後的這兩年,「中國新年」(Chinese New Year,或稱 Lunar New Year)期間,我卻總像是個處於備戰狀態的小媳婦。 除了一堆「新年相關課程」要準備、以及全校性的大型活動要籌辦外,我還要帶著美國學生們「包」水餃、「寫」春聯、甚至練習「舞龍舞獅」......。以前在台灣,我根本只會「吃」水餃,和「看」別人寫春聯,而舞龍舞獅,更沒真的見過幾次呀! 因此很離奇的,為了加緊搶救自己似乎「理應具備」、實則貧乏的「中華傳統文化技能」,我直到在美國工作,才學會了包水餃及舞獅。 在台灣,我是一位英文老師,因此備課時,學習的常常都是西方國家「如何慶祝聖誕節和萬聖節」;反觀自己現在到了美國,因為教的是中文,反而因此得回過頭來,再重新學習一次自己的「東方文化」。 到了異國,才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文化 來到美國後,不論是美國當地人或台灣的親友,人們常常會問:「你到美國後,有些什麼『文化衝擊』?」;「台灣跟美國的文化,有哪裡不一樣?」 甚至連第一次見面的朋友,都很愛問我這種「其實很深奧」的申論題,逼得我不得不去思考,屬於我自己的「文化」是什麼? 也可能是,因為現在還肩負著「教育學生」的任務,所以有種使命感,很想與他們分享我愛的家鄉點滴,於是自己想知道得更仔細,才能介紹完全;也或許,是因為在每天的生活中,隨時都在比較著這裡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跟以前自己所習慣的有哪裡不同......。 總而言之,透過「比較」,我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跟這裡所謂的「美國文化」,存在著哪些同異;更因為自己身處在另一個文化裡,反而更加認識了自己原本的文化。 就像是每個人的「自我認同」,其實有很大部分,也是靠著別人對自身的印象建立起來的吧! 這現象似乎有點弔詭,卻又頗為合理。 中西部的郊區高中,孩子們對「亞洲人」的印象 那麼,我透過這裡的美國人眼中,「重新認識到」的亞洲人,是什麼樣子呢? 在此之前,需要先簡介一下我所工作的地方:這是一所位於美國中西部、都市郊區的一所高中——全校一百多位教職員裡,只有我和另外兩位老師「不是白人」。至於學生同樣以出身當地的

Reflection of My First Year Teaching in the USA

I’m excited for my second year working and living in the US. Everyday was tons of learning in the first year. The biggest challenge for me is to understand and keep up with conversations in a group. When a group of people are talking really fast, for me it’s like watching CNN, and NBC, ABC, TLC, all at the same time, while several topics are going on among different groups. I really wish I could have a headset, and I can turn up the volume here and pause there to look up the key words. Sometimes when I finally figure out what’s being discussed, people already move on to another topic. It can be frustrated. I feel like living an 80% of life. I understand 80% of what’s going on around me, and I am only able to express 80% of myself. Sometimes it’s not always language barrier. It’s a whole new environment for me. I don’t know the students or teachers being mentioned. I have never heard about such a title or position in the school. I don’t know which movie you’re quoting. I didn’t g

美國高中 -- 帶個機器寶寶回家做作業吧!

圖片
在我任教的高中,有一堂課叫做「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可能類似我們台灣的「家政課」。本來我覺得在高中有聽起來這麼專門的課,讓我開了眼界,沒想到這堂課開出的作業更是厲害! 選課的學生要花三到五天的時間完成一項作業叫做 「Real Care Simulation Project」 ,也就是學生真的要模擬當父母,去照顧下圖的假娃娃。而最威的是,這個機器娃真的會發出哼哼的聲音,或是不定時大哭,沒哭的時候靠近它還聽得到呼吸聲(嚇死我了!)。 (借學生的機器娃娃作業來玩一下😆) 而假娃哭起來的時候,學生得去好好了解到底為什麼娃娃在哭。不論是要趕快用奶瓶餵奶,餵完還要煞有其事的拍嗝😂,或是要換尿布。就連抱娃娃的姿勢如果不對,娃娃感應到了也會開始大哭。 所以學期中常常就會有一陣子,在走廊上看到一堆學生提著嬰兒籃要去上課,或是上課上到一半,抱著大哭的娃娃衝出教室的。放學後,學生也得繼續24小時的照顧這些機器娃娃。甚至是要參加學校音樂劇公演,也得把娃兒帶去,才是稱職的「care giver」,不然這個機器娃娃裡的電腦可是會記錄著,娃娃哭了幾次沒有被理會,所以是會被老師扣分的。 不過我覺得最好笑的是 學生做這項作業前後的落差 ,我只能說為人父母實在是太偉大了! 老爸老媽我愛你們!以下來分享一些好笑的例子: 😂 😂 😂 😂 😂 😂 😂 😂 😂 😂 ----------- 拿到假娃前 ----------- 學生 娜 娜 :老師,我明天會帶寶寶來上課喔!好期待喔!! 老師我本人:真的啊好期待喔!!要借我抱一下喔! ----------------隔天---------------- 學生 娜 娜:( 進教室前威脅著娃娃) 你最好給我好好待在教室外,不要發出聲音! 😂 😂 😂 😂 😂 😂 😂 😂 😂 😂 ------------ 剛拿到假娃 ------------- 學生小莉: 老師,你看!這是我的寶寶!超可愛的!我們幫他取一個中文名字好不好? 老師本人我:好啊!那這個週末我們一起想想,星期一來幫他取一個好名字! ------------ 過了一個周末 ----------- 老師本人我:寶寶呢?不是要幫他取中文名字嗎? 學生小莉:( 熊貓眼超重) 我把它拆了。它整個假日吵到我快瘋掉! 😂

中西文化大不同 -- 中文、英文,名字大不同! What's in A Name?

圖片
今天這篇文章要來講講中英文在姓名方面的觀察小趣事,希望不會太枯燥! 我看英文名字 以前學英文的時候,老師都會教英文跟中文相反,名放前面、姓氏放後面,後來發現其實有更多的差異。我們雖然有些菜市場名,但大部分的情況都還是姓氏比名字跟別人一樣的機率比較大。所以通常我如果認識一個新朋友,都是先記他的名字,有的時候某些人姓什麼還突然要想一下。  不過在美國教書的這一年多,發現名字很容易會重複出現,例如一個班裡就有兩三個「Jacob」,但就姓氏來說, 班上的學生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人的姓氏是一樣的 ,除非是兄弟姊妹。(這也太強,怎麼會發明這麼多姓氏不會重複?!)老師們也幾乎沒有人姓氏一樣的,除非是夫妻(美國太太結婚後大多會冠夫姓)。這也代表學校裡有一百多位教職員,名字加上姓氏,就有100 x 2要記,而且姓氏常常比名字還長還難念,記憶困難度大增。😵 在此提供我遇到的一些讓腦袋和舌頭都打結的姓氏,順便考考大家念法: Top 10 Hard-to-Pronounce Last Names (According to me… lol )   Zelencik Bauchart Noesges Gerbsch Scherer Daugherty Riesterer Cochran LeBoeuf Smogoleski 姓氏據說也可以判斷出他們的祖先是從哪個地區移民來的,美國基本上是由移民構成的社會,不同的種族橫跨海洋移民而來,才會有這麼多元的姓氏。所以可以從姓氏的端倪看出祖先來源。像是字尾有-son的,Wilkerson, Peterson, 祖先有很大的機率是從北歐地區來的。 我一開始都偷懶只記名字,不過後來發現這在學校場合行不通。因為稱呼老師時得說「Mr. / Mrs.(姓氏)」,才像我們在叫「某某老師」,所以如果有學生或老師跟我說「Mr. / Mrs.(姓氏)」時,我都不知道他們在講誰,或是曾經發生我之前在學生面前跟其他老師聊天時直接叫他們名字,就會被覺得不夠尊重他們或是在裝熟 😣😫 (好衰啊!~~~)。  後來也發現開始努力記姓氏的一個好處,就是對家族比較敏感。會開始恍然大悟:「噢!這豈不是那某某老師的小孩。」「噢!原來他們是夫妻喔。」有種像在玩紙牌釣魚遊戲,配對成功的感覺哈哈。 想想這在我們中文系國家也太不適用了吧?! 如

文化衝擊 -- 我的教學低潮期

圖片
文化衝擊曲線 (Culture Shock Curve) :一開始到新的文化會經歷蜜月期,什麼都好新鮮好好玩😁,再來就一路直奔谷底低潮😭,最後在慢慢適應理解當地為什麼人們這樣做😇,與之前自己的經驗比較與漸漸融合,最後回到本來的文化反而會再經歷一次文化衝擊💁。 [我的低潮期] 我本來以為我之前交換學生也是待在美國中西部,環境很像應該適應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加上之前交換半年真的玩得蠻開心的,只有一開始因為待的地方治安頗差很緊張外,其他時間沒啥想家的感覺 (真是的樂不思蜀的阿斗😅),所以覺得這次應該也不會有啥問題。 不過前陣子真的經歷了文化衝擊的低潮期,最低點應該就是在除夕當天,這裡中國新年不是假期,所以得照常去上班。有學生好奇問我如果我在台灣過年的話現在在幹嘛,我開始回憶,啊這個時間在台灣是晚上八九點,所以應該剛跟家人圍爐完,幫老媽收拾完餐桌,在看一些過年的綜藝節目,老爸可能正在跟手機奮鬥打簡訊跟人拜年。一邊講,我突然發現我的喉頭有點哽咽。加上在學校賣中國新年活動的票,辛苦賣了一星期全校一千多人才賣出三十張,大家在意的都是當天的籃球homecoming game,或是下星期的吃冰淇淋大賽,真是讓我滿腹委屈。覺得活在一個沒有人懂我和我的文化的地方,沒有人知道今天是除夕是很重要也是我很喜歡的節日,沒人關心此時此刻我的家人可能也在地球的另一端想念著我跟他們團圓。在教室擦白板的時候想著想著我真的是覺得悲從中來開始大哭,還好我的教室偏遠,只有嚇到路過的手語老師一個人。 不過當然低潮也不是只有因為中國新年沒有放假這麼簡單,以下就開始我的分享(抱怨?)有關我遇到的一些難關。 [語言隔閡] 我覺得語言的隔閡讓我好像過著一個百分之八十的生活,接收著80%的資訊,表達著80%的自己,沒有百分之百的投入和活在當下的實在感。其實日常生活溝通的英文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大問題,一對一講話也很OK,不過當一群人聚在一起七嘴八舌時,我就只能抓到百分之八十。 午餐時間我剛好跟一群數學科的老師同時段所以都一起吃,常常我知道有人應該是講了什麼好笑的話,不過就是那幾個關鍵詞沒聽懂,一直問也怕人家會煩,所以漸漸練出假笑與陪笑的功夫,不過皮笑肉不笑也是會沮喪疲累的。 有的時候也不見得是語言,可能是他們討論的人我不知道是誰,或是他們覺得好笑的電視節目我沒有看,所以不知道他們說什麼,沒有一樣的

美國高中學生一天的作息

圖片
自從八月開始到美國玉米田裡的這間高中教中文後,不知不覺已經教完了一學期的課了!這半年我體驗到了台灣和美國很不一樣的高中作息,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下我目前的經驗。 我聽過的課表可粗分成兩種,一種是和台灣很像的 period (節) ,每天上七節課。另一種是叫做 block (堂?) ,每天上四大堂課。 美國地大,各個學區運作方式可能不太一樣,這篇文章是以我任教的學校舉例。 我的學校是採用上述提到的第二種  block schedule 。一堂課 84分鐘,有點像把兩節課合在一起變成一大堂課,而學生每天的四堂課都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他們星期一第一堂課是中文課,那每天的第一堂都是中文課。等於把課濃縮成每天上,還一天上兩節, 所以一學期就能把一學年的課上完。 這種課表的好處是學生一學期專心上四種科目,作業量也不會到一天寫八科爆炸的程度。對老師來說,因為教的班級數量減少,要改的作業份數也會減少一點,也比較能深入認識每位學生。 不過這種課表也是有壞處的。由於每學期只能選四門課,所以有些學生可能這學期上中文一,但下學期時間卡住不能選中文二,不過過了一年半載後又有時間回來上中文二了,但這時候不知道他們的中文一還記得多少?... 甚至是主科數學科學等也可能都會有這類無法連貫的問題。 每日作息 來看看美國學生一天的行程吧!這裡沒有導師班的概念,比較像台灣的大學。第一節課八點三十五分開始,學生會直接到第一堂課的教室。因為沒有導師班,所以也不會有什麼班長風紀股長,老師每節課自己點名上網輸入學校系統,每位老師都要負擔一些導師責任,與家長密切聯絡。 (我學校表定的每日作息表) 第一堂課開始前,有一個和在台灣的升旗典禮很類似的儀式。每間教室都會掛有一面國旗,學生要起立面向國旗站好,講一套誓詞 (pledge of allegiance),之後再開始上課。 *超短的下課時間! 學校對時間的精確程度一開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會訂在什麼10:59分下課。如果你想說自動進位湊個整數11點再下課,你轉頭發現教室已經變成一場空👀,學生早就拎著書包頭也不回的離去。 因為學生每個block之間只有六分鐘的下課時間,要上廁所還要跑教室,一種六分鐘護一生的概念。😅  我真是覺得六分鐘蠻短的,因為身為老師的我,不用跑教室,但還是要整理一下教室改換下一班的課,都來不及有時間去上廁所。(不過想想在台灣,雖然下課都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