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異文化」標籤的文章

A morning in Chinatown, San Francisco

圖片
It was a regular Thursday morning in February. What was not regular for me was that I took some days off from work and flew from Indiana to San Francisco. I was wide awake at 5 am because technically it would have been 8 am already in Indiana. I found on Google Map this Vietnamese-owned little breakfast store that opened early in Chinatown called “Latte Express” and walked my way there.  I stepped into the store and felt a bit overwhelmed by all the different food I could order from the wall. A woman came in right after me. She got her food and walked out of the store before I could even figure out what I wanted. Some older men walked in and ordered coffee. They said hi to each other and chit chat in a dialect that sounded like Cantonese. Another woman walked in and friendly said hi to whoever was in the room. The owner greeted her by name and asked if she wanted the cinnamon roll as usual.  I probably shouldn’t expect anyone to entertain a tourist/traveler like me since it was a busy

田納西州 孟菲斯Memphis -- 鄉村、藍調、搖滾樂,用音樂認識孟菲斯的民權運動史

圖片
孟菲斯,一個充滿個性的美國南方城市。如果你對音樂有興趣,也對歷史文化感到好奇,這是個可以用音樂來認識當地歷史背景的絕佳城市。對音樂不是到太有研究的我,從小到大的品味就是廣播或電視上有什麼就聽什麼,大家在聽什麼流行樂就聽,不會特別去找一些獨立樂團的一個音樂界凡夫俗子。但在孟菲斯這個藍調盛行、搖滾樂的發源地,我卻開始對這些音樂名詞感到好奇,試著從音樂的角度去認識孟菲斯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脈絡。上一篇介紹了孟菲斯相當有名的景點 -- 貓王的故居「雅園」(Graceland),這篇來介紹幾個我當時在孟菲斯走訪的其他景點。 Memphis Rock 'n' Soul Museum 孟菲斯搖滾靈魂樂博物館 要認識孟菲斯的音樂歷史,我非常推薦去位在市中心的 「孟菲斯搖滾靈魂樂博物館 Memphis Rock 'n' Soul Museum 」 。這博物館看似小小的,但裡面的資訊量卻相當豐富,緊鄰著隔壁的NBA FedEx Forum球場。博物館的入場門票是13塊美金,看完了十多分鐘後的介紹影片後,每個人會發一台導覽耳機,讓你可以邊看解說牌邊聽其他介紹。 搖滾樂的興起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的美國經濟大蕭條及兩次世界大戰讓許多農村的棉花經濟不如以往,加上許多農具機器的發明取代了人力,因此許多人漸漸從農村移到城市,而孟菲斯就是其中一個逐漸興起的南方城市。 也就因為如此,來自農村的黑人,帶來了他們的藍調音樂(blues)和福音音樂(gospel music)。來自農村的白人,帶來了他們的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雖然人力大量流動到城市,但在那個還有種族隔離政策的年代,本來互不交流的族群,卻因為加上科技的轉變,像是收音機、留聲機、黑膠唱片的發明,讓人們就算無法親身蒞臨演奏現場,也可以方便的聽到音樂,也就增加了不同種族可以互相聽到彼此音樂的機會。 互相聽到彼此音樂的下一步,就是互相唱彼此的音樂,還進而把不同音樂風格都融合在一起,而這就是搖滾樂的誕生,堪稱一個音樂大熔爐。音樂無國界,種族隔離政策雖然決定了誰可以走哪一個門、誰可以上哪一個學校,卻無法阻擋音樂的傳遞,不同的種族透過了音樂互相融合,音樂的演進也見證了族群的交流。 博物館裡面也介紹了一些當年頗負盛名的唱片行以及他們開發挖掘出的先驅歌手。像是「Sun Studio」(太陽唱片行)的創始人

田納西州 孟菲斯 Memphis -- 到貓王的故居「雅園」(Graceland)認識這位搖滾樂之王傳奇性的一生

圖片
孟菲斯,一個充滿個性的美國南方城市。如果你對音樂有興趣,也對歷史文化感到好奇,這是個可以用音樂來認識當地歷史背景的絕佳城市。而孟菲斯的首要音樂朝聖地,就非搖滾樂之王--貓王(Elvis Presley)的故居 「雅園」(Graceland) 莫屬了。 貓王故居「雅園」(Graceland) 要出發去 Graceland 的時候,我在Google地圖上點選 Graceland Mansion,結果要開進去被警衛攔下來,跟我說開錯了要先到對面的停車場去😓。開到對面停車場後,才看到有很大一區的貓王博物館,而參觀也從這裡開始。除了售票區外,博物館裡面有貓王生平的介紹、從軍時期的介紹、受到貓王影響的後代歌手介紹,也有地方可以拍些搞笑的照片。博物館內也展示了貓王以前登上舞台穿過的華麗服裝,他收集的各種金唱片,以及貓王擁有過的各種名車、摩托車、船、耕耘機、甚至連私人飛機都有。還有一區是在介紹貓王的女兒 Lisa Marie Presley,她也是位演藝人員,於今年2023年年初過世。另外也有一個小美食區,還有一間看起來比較高級一點的餐廳。 從這個博物館區可以搭接駁車到對面參觀貓王一家人住過的故居「雅園」(Graceland),裡面陳列著過往的家具,可以一窺當年奢華的裝潢和設計。導覽員說貓王一度每天24小時都有私人主廚在家待命,想吃什麼隨時都可以點,真好。我去的那一天剛好是聖誕節前的平安夜,整個園區都有聖誕節的裝飾,非常應景。 除了室內可以參觀外,主要建築外還有他的壁球室、馬場、游泳池。貓王和他的家人最後也被安葬在後花園的冥想區,到現在每天還是都有很多粉絲到現場獻花致意。 搖滾樂之王「貓王」(Elvis Presley) 在參觀 Graceland 之前,我非常推薦去看2022年上映的電影「貓王艾維斯」(Elvis),或是參觀完之後再去看,一定會對貓王的生平更加了解,也可以親自到現場體驗那些在電影裡出現過的場景。 搖滾樂之王 -- 貓王,過世時年僅42歲,他的一生可能不長但卻是相當傳奇。貓王出生於1935年,那是個在美國還有種族隔離政策的年代,黑人和白人要上不同的學校,住在互不往來的區域。貓王從小家境貧寒,是個白人家庭住在黑人社區的特例,不過也因為如此,耳濡目染了在當時屬於黑人在唱的藍調和福音音樂。他使用這些元素、再加上當時的白人鄉村樂,就發展出了他的獨特風格,也就是搖滾樂。 當

失根的蘭花?-- 海外亞裔的美麗與哀愁:教育現場篇

此系列想來分享我在海外觀察到的、有關亞裔的一些歷史背景和自我認同、以及美國社會對亞裔文化不會明說的刻板印象。不過文章觀點來自我的片面觀察與經驗,不能一概而論所有人的想法。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單純希望能記錄一些群體的經歷,並非造成種族對立。 上篇 提到了我到美國中西部任教後,觀察到校內亞裔背景學生的一些心境與成長經驗。除了上篇提到的,亞裔背景的學生可能在美國的課程裡較學習不到有關亞洲的內容,這篇要繼續來講講我在教學現場遇過的一些會讓亞裔不太舒服的歧視性刻板印象。 在這分享我覺得相當有代表性的三個小故事吧。不過在分享前,我想先聲明,很多歧視的發生來自於不了解。很多美國中西部的人對亞洲文化接觸較少,印象只有來自於道聽塗說或是電視螢幕上。但經過學習他們的觀點也會改變,故事裡的人物也會成長。沒有誰比較高尚,讓我們用寬待一點的心情來聽聽故事。 「Slanted Eyes」 小時候跟家人去美國玩,我記得在飯店看電視的時候,媽媽說到:「真的很討厭美國人的卡通裡都把中國人角色畫成眼睛只有兩條線。」 小時候聽聽不以為意,一直到來到美國任教後,才徹底認知到,原來這真的是一個針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眼睛小到像兩條細線」。曾經有亞裔學生跟我說,小學的時候會有男生跑到他前面,故意把眼睛拉成兩條細細的線。雖然對這個學生來說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但他講到委屈處,還是很難過的哭了。 第一次正面交鋒這敏感的議題,發生在我督導的亞洲社。某次我的亞洲社為了要募款給一個中國孤兒的領養機構,決定舉辦一個乒乓球錦標賽。這個活動的立意相當良好,但才剛開始準備的頭幾天,就有一個幹部看起來很嚴肅的來找我談話。 原來當天社課的時候他們請社員幫忙畫一些宣傳海報,結果有一群比較調皮搗蛋的男生畫出了一張相當冒犯亞裔族群的海報。我拿起這海報仔細一端詳,倒抽了一口氣。首先,看得出很不用心,畫得很醜、字也寫得很潦草。這就算了,沒想到還畫了一個戴斗笠的火柴人,眼睛是細細的兩條線,手上拿著一個乒乓球拍,旁邊對話框裡寫著「ping pong won tong」。 其實如果我剛來美國,對這裡文化不是很了解的話,我可能會單純覺得這個海報就是不用心、畫得很醜。但是看到社內的亞裔學生都覺得被這張海報冒犯到,我想這一定不只是畫得很醜,而是有戳到痛處。這些亞裔背景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經歷過了不少類似的案例。 原來我們都覺得外國人五官很深邃,反過

失根的蘭花?-- 海外亞裔的美麗與哀愁:學生篇

此系列想來分享我在海外觀察到的、有關亞裔的一些歷史背景和自我認同 、以及美國社會對亞裔文化不會明說的刻板印象 。不過這也都只是我的片面觀察與經驗,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單純希望能記錄一些群體的經歷,並非造成種族對立。 我在美國中西部近郊的一個高中任教。通常不是在美國東西兩岸的大城市,又是在郊區的話,華人不會太多,當地種族的組成也會比較單一。我是我們學區裡第一個,到現在也還是唯一的一個中文老師。到學校的第一年,全校除了我和其他兩個老師之外,其他的上百個教職員全都是白人。我從在台灣身為一個「多數」,到這美國玉米田變成了「少數中的少數」,很難不會對自己的膚色感到敏感,也開始觀察和關心起種族議題。 除了沒有亞裔面孔的同事外,我的學區內有亞裔背景的學生也算是寥寥可數。而從這些為數寶貴的亞裔學生身上我也觀察到,他們並不是像我一樣,為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自豪。反而這與生俱來的亞洲人臉孔,在他們成長的時候,多少造成他們的迷惘與困惑。 學校裡的亞裔學生 就我教書這些年自己的不負責任簡單觀察,發現學校裡有兩群很不一樣的亞裔學生。 第一類的學生對亞洲文化有認同感或至少有好奇心。他們會跑來上我的中文課,一直上到沒有課可以再跟我繼續修為止。甚至積極的找我在校內成立亞洲社,希望推廣自己所屬的文化。他們也跟我說,學校開設了中文課,讓他們有種自己的文化被看到的感覺,終於不再覺得在學校裡像 是隱形人。 另一類的亞裔學生則是在走廊上會特意避開我。我如果對他們微笑一下,還會嚇到他們腳步加快,像看到鬼似的逃走。這類的學生不喜歡自己只被定義為亞裔,因此有點極端的不想與任何亞洲事務沾上邊。他們的外語課會去選西班牙語或其他語言,如果音樂劇要安排亞洲人的角色給他們,他們也會拒絕演出。說到底我覺得這類的亞裔學生對自身血脈文化沒有認同感,甚至可能有點自卑。因為覺得亞裔文化在當地不夠酷,所以不想被貼上亞裔標籤。也或許他們的自我認同迷惘,正在摸索自己除了有一張亞洲臉孔,還有什麼其他潛力,因此就採取很決絕的手段,將自身與亞洲的連結切得一乾二淨。 亞裔的成長經驗 也不能怪有些學生如此排斥自己的亞裔出生。身為少數族群,他們從小到大不常看得到跟自己面孔相似的人,而在學校裡,課程也很少能接觸到有關亞洲的內容。 美國學校所教的歷史跟我們在台灣學的是很不同的。 在太平洋另一頭的台灣,小時候在歷史課上會學到中

印第安納州年度盛事 -- 「Indy 500」(印第 500)賽車比賽 🏁

圖片
五月一到,對我來說是快放暑假的日子,心情開始輕鬆了起來。對印第安納州的居民來說,五月更是個熱鬧的月份。全州最盛大的賽車比賽 -- 「印第安納波利斯500英里大獎賽」 ,或簡稱 「印第500」(Indy 500) ,每年選在五月底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而一系列的賽前活動,熱熱鬧鬧了整個五月。 「印第 500」(Indy 500) 這個「印第 500」賽車比賽,隸屬於美國賽車錦標賽中的頂級賽事 「IndyCar」(印第賽車) 系列賽中的一場重要賽事。最早的第一場賽事可溯源於1911年,每年都吸引了大量人潮來觀賽,據官方統計,今年2023年約有二十三萬人次前來比賽現場「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觀賞賽事。 比賽之所以叫「印第 500」,是因為整個賽程為500英里。而車道一圈為 250 英里,所以賽車選手總共要開「兩百圈」!對賽車不怎麼了解的我,一開始以為賽車大概就是開個一圈,看誰最快,跟賽馬一樣。結果聽到這個比賽,車手要開「兩百圈」,整個賽車要好幾個小時,我真是下巴快掉下來! 因為要開兩百圈,賽車這項賽事所挑戰的,並不是只有車手一個人。當然車手的駕駛技術相當重要,但整個車隊事前的策略和當天的團隊合作、以及這台賽車的性能,都是能否致勝的關鍵。 印第安納州的路在初春時,通常都會因為冬天下雪結過冰,撐出東一個洞西一個洞的,開車要很注意這些大小窟窿。聽過朋友講的一個笑話,整個州最平順的路,就只有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了。😂  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有個綽號叫「Brickyard」(磚場),因為早期的賽車場的賽道是由紅磚塊鋪成的。而為了紀念這個特色,今天的賽車場在起跑點的地方還留有一小截早期的磚塊道,聽說跪在地上、把屁股翹高高、然後親吻這條磚塊道,是一項當地的傳統呢! 「印第 500」還有另一項有趣的傳統。繞完了兩百圈,最後終於贏得冠軍的賽車手,頒獎時除了領獎盃外,還要現場把一大罐牛奶喝掉。據說是在好幾十年前,某次冠軍為了消暑喝了一瓶酪奶,後來被牛乳業者看上商機,就提出了一個點子,若是冠軍可以在頒獎時喝牛奶,就獎金加碼。現在的牛乳業者還會事前調查每位賽車手的牛奶喜好,看是要全脂、2%脂、或是乳糖不耐症等,都會貼心的幫忙事前準備好。 (Photo Credit: Indianapolismotorspeedway.com) 「#

中西文化大不同 -- 魚頭、雞爪,嚇到美國人?

圖片
幾年前學校有個參訪團,大約十多位老師和行政長官,一行人從我任教的印第安納州飛到中國的遼寧參訪當地的學校。 輾轉了十幾二十個小時,終於降落在中國的北京機場。我們的飯店位在鬧區,接近王府井大街的地段。當天晚上大家一起出去吃晚餐,就在我暗自心想:「終於到了中國,不用再吃美國那些漢堡和冷冰冰的生菜沙拉」,這些美國同事卻決定第一餐要去吃路過的一家不知名義大利餐廳。 本來我是想提議去吃鼎泰豐的,不過想想好吧,讓他們的腸胃緩一緩、適應一下。所以雖然有點小失望,我還是合群的一起去吃了這家義式料理,點了個番茄義式鮮蝦面。 我的鮮蝦面來了,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鮮蝦義大利麵。但這是在中國嘛,又不是在義大利,本來就也沒有對這義大利麵有什麼太大的期望。不過舟車勞頓了一整天,有熱騰騰的麵還是很幸福的,我就開始剝起了蝦子,吃這義大利麵。 但就在我認真的剝蝦殼時,眼角餘光瞥見怎麼好像有些銳利的眼神在看我。我抬起頭一看,才發現竟然整桌人都停下來了,還非常仔細地在盯著我瞧。 我很緊張的問道:「怎麼了嗎?」 這些同事和長官回道:「沒事,我們只是在觀察你怎麼剝蝦!」 這麼一聽,我突然恍然大悟,我還真的是沒有在任何一間美國的餐廳看過有人剝蝦子。超市裡賣的冷凍蝦子,也都是去頭、甚至去殼的。難怪這些美國人從來沒有看過有人剝蝦子,更別說會知道要怎麼剝蝦子了!沒想到這些美國同事們到中國的第一餐,馬上就體驗了文化衝擊,這頓晚餐,也就當場演變成了我的剝蝦子教學課。 除了蝦子要自己剝殼讓美國人很驚訝外,有什麼樣我們習以為常的中式料理是會讓美國人退避三舍的呢? 「現出原形」 根據我自己的不專業觀察,研究樣本來自我的學生、身邊的美國同事、和當地朋友,除了各種含有豆類的甜點他們大多不會喜歡外,會讓他們不只皺眉,甚至會發自內心尖叫出聲的,就屬各種會讓肉「現出原形」的食物了。 會讓肉類「現出原形」的食物,就像是雞頭、雞爪、魚頭、內臟等,提醒你這塊肉是來自一個曾經活生生的動物。像是對我們來說在普通不過的魚頭,吃飯的時候看到一整隻全魚很正常的吧,辦桌的時候還要有個小火爐在鐵盤下面加熱。但這對美國人來說卻會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因為在美國超市賣的魚都是切好的魚片,看不到魚眼睛盯著你瞧的。 記得有幾次跟著任教學校到台灣和中國參訪的經驗,每次地主學校都盛情款待,請吃高級餐廳裡的合菜,一桌肯定是要上萬的那種。席間的小菜像是雞爪、夫妻肺片,還有高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