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中西文化大不同」標籤的文章

中西文化大不同 -- 魚頭、雞爪,嚇到美國人?

圖片
幾年前學校有個參訪團,大約十多位老師和行政長官,一行人從我任教的印第安納州飛到中國的遼寧參訪當地的學校。 輾轉了十幾二十個小時,終於降落在中國的北京機場。我們的飯店位在鬧區,接近王府井大街的地段。當天晚上大家一起出去吃晚餐,就在我暗自心想:「終於到了中國,不用再吃美國那些漢堡和冷冰冰的生菜沙拉」,這些美國同事卻決定第一餐要去吃路過的一家不知名義大利餐廳。 本來我是想提議去吃鼎泰豐的,不過想想好吧,讓他們的腸胃緩一緩、適應一下。所以雖然有點小失望,我還是合群的一起去吃了這家義式料理,點了個番茄義式鮮蝦面。 我的鮮蝦面來了,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鮮蝦義大利麵。但這是在中國嘛,又不是在義大利,本來就也沒有對這義大利麵有什麼太大的期望。不過舟車勞頓了一整天,有熱騰騰的麵還是很幸福的,我就開始剝起了蝦子,吃這義大利麵。 但就在我認真的剝蝦殼時,眼角餘光瞥見怎麼好像有些銳利的眼神在看我。我抬起頭一看,才發現竟然整桌人都停下來了,還非常仔細地在盯著我瞧。 我很緊張的問道:「怎麼了嗎?」 這些同事和長官回道:「沒事,我們只是在觀察你怎麼剝蝦!」 這麼一聽,我突然恍然大悟,我還真的是沒有在任何一間美國的餐廳看過有人剝蝦子。超市裡賣的冷凍蝦子,也都是去頭、甚至去殼的。難怪這些美國人從來沒有看過有人剝蝦子,更別說會知道要怎麼剝蝦子了!沒想到這些美國同事們到中國的第一餐,馬上就體驗了文化衝擊,這頓晚餐,也就當場演變成了我的剝蝦子教學課。 除了蝦子要自己剝殼讓美國人很驚訝外,有什麼樣我們習以為常的中式料理是會讓美國人退避三舍的呢? 「現出原形」 根據我自己的不專業觀察,研究樣本來自我的學生、身邊的美國同事、和當地朋友,除了各種含有豆類的甜點他們大多不會喜歡外,會讓他們不只皺眉,甚至會發自內心尖叫出聲的,就屬各種會讓肉「現出原形」的食物了。 會讓肉類「現出原形」的食物,就像是雞頭、雞爪、魚頭、內臟等,提醒你這塊肉是來自一個曾經活生生的動物。像是對我們來說在普通不過的魚頭,吃飯的時候看到一整隻全魚很正常的吧,辦桌的時候還要有個小火爐在鐵盤下面加熱。但這對美國人來說卻會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因為在美國超市賣的魚都是切好的魚片,看不到魚眼睛盯著你瞧的。 記得有幾次跟著任教學校到台灣和中國參訪的經驗,每次地主學校都盛情款待,請吃高級餐廳裡的合菜,一桌肯定是要上萬的那種。席間的小菜像是雞爪、夫妻肺片,還有高級的

中西文化大不同 -- 在美國吃得到道地的家鄉味嗎?

圖片
每個國家與文化都有富含當地特色的食物,像是台灣的珍珠奶茶、臭豆腐、滷肉飯。然而當這些食物傳到了世界另一端,會因為當地的地理條件和人民喜好口味的不同,發生了「在地化」的現象。所以當披薩從歐美傳到了亞洲,口味經過了「在地化」,食材也不再只有起司和臘腸。 當我告訴我的美國學生,台灣也有披薩,我喜歡的披薩口味是「和風章魚燒」,有些披薩口味也會加上青豆和玉米,我的學生,聽到這些對他們來說很奇特的披薩口味,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想當然爾,在美國吃中式食物,也同樣有讓我下巴快掉下來的經驗。當中式食物傳到美國後,也同樣經歷了在地化的過程,不再只是「Chinese food」(中國菜),而變成了一種 「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美式中餐) 。或是如我的美國朋友東尼開玩笑所說的,不只是「Americanized」(美國化)而已,還是「improved」(改良版的)! 對我來說,有時吃著這些「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有種似曾相識,但又不是本人的感覺。明明是酸辣湯,但喝起來比較像酸辣湯的遠房親戚。去美國的中國餐館,照理說想吃的是種家鄉味,但有時卻反而是被提醒了離家還是有段距離的這個事實。 某次看到網紅黃大謙在紐約吃一家台灣人開的餐廳。他去的是一家沒那麼道地台灣味,但絕對是經過在地化、符合美國本地口味、很受當地人歡迎的餐廳,從他們拍攝當天只有他們一組亞洲客人這個事實可以證明。黃大謙在描述那食物的時候講的很貼切,他形容 這吃起來像是個小學畢業就到美國留學,中文已經忘得差不多的口味 。真是太會形容了!😅 在美國吃中國菜 第一次有記憶以來在國外接觸中餐是在多倫多學英文的一個暑假。某天和一位日本同學一起去吃飯,整頓飯下來,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日本同學每講三句話就要停下來用快譯通查單字,讓我常常忘了我們到底在講什麼外,就是在結帳的時候這個中國餐廳給了我們一人一個 「Fortune Cookie」(幸運籤語餅) 。在美國的中國餐廳,吃完飯也一定會給你一個幸運籤語餅,餅乾吃起來就像是薄薄的小林煎餅,有趣的是中間會夾著一小片紙條,上面會寫著你的運勢或是一句有哲理的話。而這就是美國人對中國菜的第一印象吧,我的學生都以為我在台灣應該是吃幸運籤語餅長大的。 幸運籤語餅的由來和發源地眾說紛紜,可以確定的是,這壓根兒肯定不是從中國或台灣來的。我曾經到舊金山中國城

Student Athletes vs. 學霸(Xuébà)

圖片
Every new semester, while I welcomed a new group of students into my life, I've always had this question in my mind. If I grew up here in America, which type of students would I have become?  This question seems simple, but the answer is actually way more complicated. Just like sometimes meanings can get lost in translation, there is also no simple way to translate the types of students from one culture to another. The more I thought about this question, the more I realized how different cultures can hold values that are remotely close to each other. "I am so athletic!"  In American culture, "student athlete" is such a proud term. They are the ones that get recognized at the pep rally. They are the ones that bring honor to the school when they win state level games or competitions. The dance teams are upset because they are not treated as "athletes." There is a whole department called "athletic department." Lots of students' dreams are to

中西文化大不同 -- 多倫多點漢堡事件

圖片
世界各地風俗民情不同,常常有些本地人熟悉到不經思考的一些習慣,在外地人看起來卻是摸不著頭緒。有時候來自不同文化的人雖然都是用英語交談,但受到母語文化的影響,卻像還是在講著不同的語言一樣。 記得我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是在升大三的暑假,花了六個星期的時間在加拿大多倫多學英文。 有一天,我到一家速食店點餐,看著琳瑯滿目的菜單,腸胃開始緊張的攪動,我內心猶豫著到底要吃什麼?要怎麼講?雙腳緩慢的走向點餐櫃檯,眼睛直直瞪著菜單上那些讓我眼花繚亂的英文字,抵達櫃檯的同時終於吐出了幾個字:『I want number 2.』,內心總算鬆了一口氣。 但當我終於稍微放鬆下來,卻察覺到點我餐的那位服務員,一句話都沒有回應,正眼也沒有瞧我一下。 輪到我的外帶時, 餐點丟在櫃檯上就走了,甚至讓我連個說謝謝的機會都沒有。當時覺得有點奇怪,但其實也沒有多想什麼。 事後過了很多年回想起來,我覺得那位店員可能誤以為我很沒有禮貌。因為我在腦中倒帶了一下,他的確是有問我一句:「How are you?」的,但 我當時實在太緊張著要怎麼點餐,根本就直接忽略了他。 『How are you?』 「How are you?」這個可能是上英文第一堂課就會學到的問題,卻是困擾我蠻久的。 這個問候不分遠近親疏,可以是對親近的朋友,隔個週末沒見面的同事,或是第一次見面要幫你結帳的店員,都可以劈頭問你個:「 How are you?」 通常對這個簡單的問候,當地人都是以一種高亢愉悅的音調,可能不用經思考就反射性回答:「Good! How are you?」然後就流暢的開始點餐或是開始閒話家常。 可能相當於在台灣,像是爸媽看到鄰居會簡單說聲:「呷飽沒?」通常就是不用思考,簡單回個:「 呷啊 !」 或是「 還沒 。」 之類的就好。或者像是在大學時看到朋友,打招呼就是問些明知故問的問題:「要去上課啊?」(不然咧?😂) 所以習慣這種不同招呼語的我,每次聽到「 How are you?」 要回應就是覺得彆扭。聽到都會愣一下,到底是要說自己過得好還是不好?不管聽了幾年了,到現在有時候聽到還是會讓我跟不上節奏反 應。 『Can I have ...』 那次的點餐事件,除了沒有回應店員的「 How are you?」 外,我也發現美國或加拿大人點餐的說法和我們有點不一樣。我們用中文點餐都直接了當的說我要什麼什麼,英文的說法倒是蠻婉轉的,

中西文化大不同 -- 被抱得措手不及

繼 上篇 回憶到當交換學生時的趣事,又讓我回想起第一次跟我的美國室友梅根媽媽見面時發生的搞笑趣事。 在一起住了幾個禮拜後,梅根有天要去一個商場跟她的媽媽和哥哥吃午飯,就邀我一起去。記得那天梅根的媽媽雖然剛打完網球,但看起來非常的優雅有氣質。梅根的哥哥留著很茂盛的落腮鬍,在台灣不太常看到那種濃密的落腮鬍,所以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挺好奇那鬍子會不會很容易卡菜渣?也讓我連想到電影加勒比海盜裡面的一個章魚船長。不過我想這些評論應該都很白目,所以都沒有說出口就是了。😅 我們約在Panera,一個連鎖的三明治店吃飯。那是我第一次去吃Panera,印象就是這三明治還真是貴鬆鬆,但一向覺得吃生菜沙拉就像是牛在吃草的我,倒是有被店裡的沙拉驚艷到。 吃飯的時候我覺得梅根兄妹和媽媽的互動看起來很像是在跟朋友相處一樣,他們聊天的話題就是一些最近網路上看到好笑的短片。他們也跟我提到梅根的爸爸很會做一種牛肉捲叫 meatloaf ,而且梅根的媽媽會自己做披薩。 最後要結束了,離開前,我看著梅根和她的家人看似平常的擁抱道別,內心不禁想到:『哇,美國文化跟我習慣的真不一樣呢!他們還真的都會跟家人擁抱。』殊不知下一秒,梅根媽媽的眼睛對到我,就走過來也要跟我擁抱道別。那短短的幾秒鐘我腦袋凝滯,真是所謂的手足無措,瞬間石化,不知道手要放哪裡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我就邊抱邊跟梅根媽媽說:『我期待吃你的披薩。』等我回過神來,才意識到我豈不是緊張到不知所云,還邀請自己去他們家作客嗎?希望他們沒有覺得很無言,真是太窘迫啦! 後來真的是有機會去了梅根家吃到他爸爸有名的牛肉捲。我想是我很幸運遇到他們這麼好的家庭,不會覺得我這個外來文化很奇怪。多經歷了幾次這種擁抱文化後,發現如何擁抱也是種學問,什麼時機抱,跟誰抱,側邊抱還是正面抱,都得因地制宜呢。 我想梅根和他的家人應該不知道,在那短短幾秒鐘裡,我的外表看似風平浪靜,原來內心經歷了那大風大浪的文化衝擊吧! ********** 中西文化大不同系列 *********** 中西文化大不同 -- 魚頭 、 雞爪,嚇到美國人? Student Athletes vs. 學霸(Xuébà) 中西文化大不同 -- 在美國吃得 到道地的家鄉味嗎? 中西文化大不同 -- 多倫多點漢堡事件 中西文化大不同 -- 被抱得措手不及 中西文化大不同 -- 中文、英文

中西文化大不同 -- 中文、英文,名字大不同! What's in A Name?

圖片
今天這篇文章要來講講中英文在姓名方面的觀察小趣事,希望不會太枯燥! 我看英文名字 以前學英文的時候,老師都會教英文跟中文相反,名放前面、姓氏放後面,後來發現其實有更多的差異。我們雖然有些菜市場名,但大部分的情況都還是姓氏比名字跟別人一樣的機率比較大。所以通常我如果認識一個新朋友,都是先記他的名字,有的時候某些人姓什麼還突然要想一下。  不過在美國教書的這一年多,發現名字很容易會重複出現,例如一個班裡就有兩三個「Jacob」,但就姓氏來說, 班上的學生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人的姓氏是一樣的 ,除非是兄弟姊妹。(這也太強,怎麼會發明這麼多姓氏不會重複?!)老師們也幾乎沒有人姓氏一樣的,除非是夫妻(美國太太結婚後大多會冠夫姓)。這也代表學校裡有一百多位教職員,名字加上姓氏,就有100 x 2要記,而且姓氏常常比名字還長還難念,記憶困難度大增。😵 在此提供我遇到的一些讓腦袋和舌頭都打結的姓氏,順便考考大家念法: Top 10 Hard-to-Pronounce Last Names (According to me… lol )   Zelencik Bauchart Noesges Gerbsch Scherer Daugherty Riesterer Cochran LeBoeuf Smogoleski 姓氏據說也可以判斷出他們的祖先是從哪個地區移民來的,美國基本上是由移民構成的社會,不同的種族橫跨海洋移民而來,才會有這麼多元的姓氏。所以可以從姓氏的端倪看出祖先來源。像是字尾有-son的,Wilkerson, Peterson, 祖先有很大的機率是從北歐地區來的。 我一開始都偷懶只記名字,不過後來發現這在學校場合行不通。因為稱呼老師時得說「Mr. / Mrs.(姓氏)」,才像我們在叫「某某老師」,所以如果有學生或老師跟我說「Mr. / Mrs.(姓氏)」時,我都不知道他們在講誰,或是曾經發生我之前在學生面前跟其他老師聊天時直接叫他們名字,就會被覺得不夠尊重他們或是在裝熟 😣😫 (好衰啊!~~~)。  後來也發現開始努力記姓氏的一個好處,就是對家族比較敏感。會開始恍然大悟:「噢!這豈不是那某某老師的小孩。」「噢!原來他們是夫妻喔。」有種像在玩紙牌釣魚遊戲,配對成功的感覺哈哈。 想想這在我們中文系國家也太不適用了吧?!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