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美國當志工」標籤的文章

美國當志工 -- 市區裡也可以當農夫

圖片
我很喜歡種些花花草草,但不是個綠手指的我,卻也常常把植物給種死。甚至是連不用澆水的仙人掌 🌵 ,也難逃我的魔掌。為了讓這些植物少受些罪,我之前報名了種樹志工的訓練。在種樹的活動中,聽到新的志工朋友提到另一個可以去當義工種菜的組織。趁著前陣子放暑假,就找了一天去試試。 Growing Places Indy     ( https://www.growingplacesindy.org/ ) 是一個專門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區裡推廣農業及種植農作物的組織。跟之前當義工的其他組織比起來,Growing Places Indy 的規模比較小一點。他們的宗旨是在讓都市裡的人也能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農作及健康生活的概念,也推廣產自本土的新鮮蔬果。而他們收成的農產品,也會在周末到農夫市集擺攤販賣。 當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九點一路到十二點,我被分配了主要兩件工作。第一是除玉米叢間的雜草,第二是鋪玉米叢間的小路。 除雜草就是個很舒壓的活動。不需怎麼用大腦思考,一邊跟其他義工聊天,一邊看到雜草拔起來就是了,拔起來的當下也還有一種爽快的感覺!不過同時我的大腦還是不小心思考了一下,不由得對雜草們感到同情。他們只是因為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就被視為雜草。我們到底是有什麼資格可以這樣決定其他生命的去留呢? 除完了雜草,第二項任務是要鋪玉米叢間的走道。得先去鏟一車又一車的枯樹皮,運回來後,再來回鋪在一排排玉米間的小走道。目的是為了不讓雜草那麼容易再長出來,走道也會比較好通行。 這樣一個早上下來,雖然蹲著除草真的蹲到腳很痠,拔雜草和拿鏟子也真的是用到手指很痛,但還是讓我這個不耐操的都市俗感到內心很平靜也很滿足。這次的志工內容算是我數一數二喜歡的,因為既可以在戶外,又能跟大自然接觸,結束前他們還讓我挑了一些現採蔬果當伴手禮帶回家!✌💚 除了運動又省了菜錢以外,這邊的義工和員工都具有豐富的農作知識。短短的一個早上,我終於解開了為何我種了一年多的番茄,始終沒有結出任何番茄的這個謎團。因為我種在室內,沒有蜜蜂來拈花惹草,花粉無法受精,是長不出番茄的。希望之後可以學到更多的種植小常識! **其他志工體驗文章** 美國當志工 -- 切菜切到起水泡! 美國當志工 -- 零度C中蓋房子 美國當志工 -- 香蕉皮其實很重滴! 美國當志工 -- 水泥叢林中種樹 美國當志工 -- 市區裡也可以當農夫

美國當志工 -- 水泥叢林中種樹

圖片
說起來我是個都市女孩,從小到大都在城市生活,但其實在台灣長大也很難不是城市少男少女。不過我一直很嚮往大自然鄉村的生活型態,親近山林綠水總是帶給我一種平靜感。💚 在台灣時曾經去宜蘭的一個農場打工換宿一個週末,到現在還記得是很特別的一個經驗。來到美國玉米田後,我也找到了一個可以在都市裡稍微與大自然互動的志工組織。 KIB (Keep Indianapolis Beautiful :讓印第安納波利斯保持美麗 https://www.kibi.org/about-keep-indianapolis-beautiful ) 是一個致力於維護地方自然環境的組織。他們舉辦很多志工活動,包括種樹綠化,或是社區內慢跑撿垃圾(plogging)等,為的就是讓大自然也可以進到城市裡,讓都市看起來更美麗。 今年去參加了KIB的 Tree Tender (樹木照護者) 受訓,結訓後在世界地球日參加了第一次種樹活動 (很適合地球日的活動吧!),第二次就是今天了。所以說起來我還是個菜鳥,不過今天想要挑戰自己,看能不能不靠任何人種好一棵樹。💪 種樹的第一步是處理根部,也是我覺得很有禪意的一環。 首先要把最主要的根找出來,其他的剪掉,在舊盆子裡蜷曲纏繞的根,該割的也要割掉,以後才能更好的延展。 每次在處理根的時候,都覺得有點怕怕的。內心不斷吶喊:我這樣一剪會不會害死這棵樹啊!不過這就像是要跳脫舒適圈吧,一些已經養成的規律,要很逆著自己的意識去改變,好像有點可怕,但也就是要這樣才能在舒適圈外更大的環境裡長出新的習慣,伸展後站得更穩吧。 處理好根之後要來挖一個大洞,這是最累人的一步!今天頭兩次我都挖得太小,只好又把樹再搬出來,再重新挖,真的是挖到很喘。 樹種下去之前也要先修剪,修一修已經死掉的樹枝,或是之後可能會交錯在一起的樹枝。再來就是把土填回去,再把一種叫做mulch的東西鋪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第一次沒有仰賴其他人,自己種好一顆樹,蠻有成就感的🌳 。希望這棵小樹可以健康平安的長大,或許過幾年可以在它的樹蔭下乘涼。😊 (比照圖:種樹前) (比照圖:完成!) **其他志工體驗文章** 美國當志工 -- 切菜切到起水泡! 美國當志工 -- 零度C中蓋房子 美國當志工 -- 香蕉皮其實很重滴! 美國當志工 -- 水泥叢林中種樹 美國當志工 -- 市

美國當志工 -- 香蕉皮其實很重滴!

圖片
這次要分享的志工經驗,要從印第安那州一年一度的賽車比賽 -- Indy 500 說起 (有興趣 可點選這篇介紹文章 )。這項賽事常吸引全美、甚至世界各地的賽車好手和觀眾前來共襄盛舉。而在比賽前幾個禮拜,通常會有一個跑半馬的賽事暖身活動,半馬的路線由市中心一路跑進賽車場裡,是十分有特色的一個路跑活動。我跑了一次,隔天幾乎無法行走😅,但還是很好的回憶啦!  由於跑完的隔年還是想再去這個半馬湊個熱鬧,但是不想再跑21公里,所以我加入 Indiana Recycling Coalition的行列,來當回收志工。 (和朋友在賽車場裡跑半馬,很有趣的經驗!)  Indiana Recycling Coalition (印第安納回收聯盟)   成立於1989年,此組織的目標主要是教育此州大眾、推廣回收的觀念,也致力於減少食物浪費、收集廚餘做堆肥。他們的一些實際做法像是提供回收桶、廚餘桶讓一些大型活動租借等。 發現這個組織存在時,有種十分驚喜、充滿希望的感覺! 因為我所在的地區,環保意識和實際做法,跟台灣相比真的是有很大的落差,像是學生通常都是一個午餐托盤上,牛奶紙盒、寶特瓶、保麗龍盤子、塑膠袋、吃一半的蔬果,統統都往同一個垃圾桶倒進去。(之前曾寫過一篇有關這裡環保看法的英文文章,有興趣了解我小小見解的人, 連結在此 。😊) 當然美國各州各地情況很不一樣,我這裡舉的只是我在中西部一個郊區小鎮觀察到的例子。這區政府沒有提供回收車、廚餘桶這種東西,要回收,還要額外花錢請回收公司開車來載。回收之艱難,難到我囤積了一些廢電池,甚至還帶著它們搬了兩三次的家,四年多了還是找不到可以回收的地方... 😖 讓我很欣慰的是學校這兩年開始在走廊、餐廳都放置了回收桶,雖然學生真正使用的比率還是有待加強,不過是個好的開始。加上又發現了這個 IRC 組織,了解到還是有很多美國人很關心環境議題的! (學校近兩年新設置的回收桶,造型挺可愛的😍) ------------------------------- 回到志工現場 -------------------------------- 去當義工的這天是2018年的某個五月天。活動當天我在輪班的時間到了集合地點,IRC的工作團隊已經在半馬終點的公園,架起了很多臨時設置的回收區。我的工作就是巡視公園北邊的這些回收和廚餘袋子,看有沒有人丟錯,滿了換新的袋子

美國當志工 -- 零度C中蓋房子

圖片
美國的志工服務風氣很盛行,幾乎各種機構、活動,都可以讓人報名去當志工。會去當志工的人,也不限於退休後的有閒人。目前我嘗試過幾種不同性質的志工活動,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順便介紹各種不同的機構。😊 這篇文章要介紹的這個機構是經由 朋友推薦認識的。來教書的第一年,一起住的朋友一家人都十分熱衷志工活動。聽他們提到了一個是去幫忙蓋房子的機構,叫做 Habitat for Humanity ,而且經驗聽起來很有趣,於是 我在兩年前放春假時去嘗試當了一次義工。 Habitat for Humanity ( https://www.habitat.org/ ) 是一個規模很大的非營利機構,大約在1970年左右正式成立。目前除了全美各州都有外,足跡還遍及世界上其他七十個國家。Habitat for Humanity 的宗旨是希望讓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安心地在屋簷下好好過日子。他們主要幫助低收入戶蓋房子或翻修屋子,後續的房貸也是這屋主能負擔得起的。 Habitat for Humanity 義工規模之大, 甚至包括前美國總統 Jimmy Carter 夫妻卸任後都曾參與並幫忙推廣。 在他們的網站上發現原來在香港也有,中文翻譯叫 仁人家園 ,有興趣的可以點這個連結去瞧瞧 https://habitat.org.hk/where-we-build-hk/   。 ------------------------------------------------------------------------------- 記得去當志工的那個三月天 雖然是大晴天,但是大概才零度而已,好冷,冷到手指頭腳趾頭會失去知覺的那種冷。😨 當天直接到工作地點的房子集合,半完成的房子裡,其他來當義工的人都穿著卡其褲或整套連身工作服,看起來很專業的樣子。而我竟然還穿了件白色的外套,簡直是來亂的😓。(那天很冷嘛...不幸地,我最厚的羽絨衣是白色的...) 那天早上我被分配去做的事,我一直都聽不懂那個字,覺得聽起來好像跟可樂有關,只能看著別人在做什麼就跟著照做。後來回家查了那個字叫 caulk,是填補縫隙的意思,學到了個新單字。所以我那天拿著填縫劑 (caulk gun) 一直在補窗戶四邊、或是牆壁間的一些間隙。 (木桌上的工具是填縫劑) 中午有披薩可以吃,但大家都好認真,草草吃完趕著繼續去做

美國當志工 -- 切菜切到起水泡!

圖片
美國的志工服務風氣很盛行,幾乎各種機構、活動,都可以讓人報名去當志工。會去當志工的人,也不限於退休後的有閒人。目前我嘗試過幾種不同性質的志工活動,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順便介紹各種不同的機構。😊 在目前嘗試過的志工活動中,我最喜歡的、也會定期去的,是一個剩食廚房。一開始會接觸到這機構的契機也蠻有趣的,學校每天會分配老師吃午餐的時間到學生餐廳巡堂,像在動物園看餵食秀一樣,以防學生鬧事。我當時就注意到垃圾桶裡一包包原封不動的蔬菜水果,覺得好浪費,也就因緣際會的在網路上發現了有很多這種 "soup kitchen" 組織,他們會定期去收集超市賣不完的即期品或其他地方過剩的食材,加工後再發放食物給需要救濟的人。 Second Helping ( https://www.secondhelpings.org/ ) 即是這類機構之一。三位 創始元老 廚師 ,他們看到每天都有很多食物被浪費,但同時卻又有很多貧困家庭吃不飽,所以 在1998年 他們決定成立 Second Helping 來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我很喜歡他們的三大核心目標: 拯救食物 (Food Rescue) --到各超市、餐廳、飯店等拯救即期品或剩下的大量食物; 緩解飢餓 (Hunger Relief) --中央廚房將拯救回來的食材處理好, 目前每個月他們都能提供近十萬份免費餐點, 分送到八九十個不同的機構給需要的人; 訓練廚藝(Culinary Job Training) --給他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這裡也開設烹飪課程給失業的人以習得一技之長好找工作。 Second Helping 需要很多義工支援,像是開車去超市載快要過期的食物、幫忙處理食材做成可以分送的餐食、開卡車去發放食物、或是各式各樣的募款活動。我最常做的工作不外乎是洗洗菜、切切菜。 我很喜歡Second Helping這種不浪費食物的精神,而我通常都是一個月去當志工個一兩次。下班後五點抵達,穿好圍裙、洗好手、戴手套,就開始一兩個小時的工作。 記得有次因為切菜切太久,隔天手還長水泡。或是有時候整整一小時都在醃雞胸雞腿肉,讓我那幾天看到肉就覺得反胃。不過這聽起來乏味的過程中,其實很有趣。比如說我可以看誰切得最快最順,就偷學一下他們的刀法,或者是在幫忙的過程中,學會了一些美國菜的作法。另外收穫最多的是和其他義工聊天,曾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