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大不同 -- 在美國吃得到道地的家鄉味嗎?

每個國家與文化都有富含當地特色的食物,像是台灣的珍珠奶茶、臭豆腐、滷肉飯。然而當這些食物傳到了世界另一端,會因為當地的地理條件和人民喜好口味的不同,發生了「在地化」的現象。所以當披薩從歐美傳到了亞洲,口味經過了「在地化」,食材也不再只有起司和臘腸。



當我告訴我的美國學生,台灣也有披薩,我喜歡的披薩口味是「和風章魚燒」,有些披薩口味也會加上青豆和玉米,我的學生,聽到這些對他們來說很奇特的披薩口味,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想當然爾,在美國吃中式食物,也同樣有讓我下巴快掉下來的經驗。當中式食物傳到美國後,也同樣經歷了在地化的過程,不再只是「Chinese food」(中國菜),而變成了一種「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美式中餐)。或是如我的美國朋友東尼開玩笑所說的,不只是「Americanized」(美國化)而已,還是「improved」(改良版的)!



對我來說,有時吃著這些「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有種似曾相識,但又不是本人的感覺。明明是酸辣湯,但喝起來比較像酸辣湯的遠房親戚。去美國的中國餐館,照理說想吃的是種家鄉味,但有時卻反而是被提醒了離家還是有段距離的這個事實。



某次看到網紅黃大謙在紐約吃一家台灣人開的餐廳。他去的是一家沒那麼道地台灣味,但絕對是經過在地化、符合美國本地口味、很受當地人歡迎的餐廳,從他們拍攝當天只有他們一組亞洲客人這個事實可以證明。黃大謙在描述那食物的時候講的很貼切,他形容這吃起來像是個小學畢業就到美國留學,中文已經忘得差不多的口味。真是太會形容了!😅




在美國吃中國菜

第一次有記憶以來在國外接觸中餐是在多倫多學英文的一個暑假。某天和一位日本同學一起去吃飯,整頓飯下來,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日本同學每講三句話就要停下來用快譯通查單字,讓我常常忘了我們到底在講什麼外,就是在結帳的時候這個中國餐廳給了我們一人一個「Fortune Cookie」(幸運籤語餅)。在美國的中國餐廳,吃完飯也一定會給你一個幸運籤語餅,餅乾吃起來就像是薄薄的小林煎餅,有趣的是中間會夾著一小片紙條,上面會寫著你的運勢或是一句有哲理的話。而這就是美國人對中國菜的第一印象吧,我的學生都以為我在台灣應該是吃幸運籤語餅長大的。










幸運籤語餅的由來和發源地眾說紛紜,可以確定的是,這壓根兒肯定不是從中國或台灣來的。我曾經到舊金山中國城參觀過一家幸運籤語餅工廠,這家工廠小小的,隱身在中國城裡不起眼的一個小巷弄內,裡面坐著三四位婦女,正在用手工配合機器把紙條放進餅乾中,再捲成這個籤語餅的形狀,有種台灣經濟起飛早期那種客廳即工廠的年代感。









除了幸運籤語餅外,美國的中國餐廳內都還會有一樣我從來都沒有聽過的菜叫做「Crab Rangoon」(炸蟹角)。這絕對不是道地的中式食物,能稍微沾上一點邊的大概只能說這是用餛飩皮做成的,裡面包上起司和人工合成蟹腳,再拿去炸。





中式食物經過在美國的在地化後,根據我的觀察,很多都變成是炸過的食物。像是我的學生們都很愛的一些「general zso chicken」(左宗雞),「orange chicken」(橙汁雞),「sesame chicken」(芝麻雞),「sweet sour chicken」(糖醋雞),基本上都一樣,都是雞肉切塊裹粉去炸,再淋上不同但都很稠的醬汁。



雖然我並不會討厭這些美國化的中餐,但我也不會認定它們是能化解我思鄉情緒的食物就是了。比較讓我怯步的是,我發現美國的一些中國餐廳醬料都用得很凶,看起來醬油和太白粉都放了很多,顏色很深很稠,吃起來可以保證的是味精一定加了更多,事後都會渴到要灌三大杯水。




來去美國的中式連鎖餐廳

那在美國有哪些有名的餐館專賣這種美國化的中式食物呢?美國最普及的一家中式連鎖快餐,應該就是「Panda Express」(熊貓快餐)了!這就像是個自助餐店,我之前帶我爸媽去這家熊貓快餐的時候,發生了些有點好笑的對話。我跟他們解釋點餐方式,是可以選一個主食,炒飯或炒麵,然後我當下突然忘了「配菜」這個中文,所以就夾雜了英文跟他們說可以再選一兩個「side」,沒想到我媽就跟我爸嘀咕:「這麼可憐,來到美國呷『賽』!」😂






然後我可愛的老媽也被美國的食物份量給嚇到,在店員舀了超大一匙「side」要放到我媽的盤子上時,我媽睜大眼超驚嚇的「蛤」了一大聲,店員也被我媽嚇到手抖了一下以為食物有什麼問題。😅







除了「熊貓快餐」外,另外一家也很有名的中式連鎖餐廳叫「P.F. Chang's」。這是一家比較高檔一點,可以好好坐下來,餐廳內的裝潢還會出現兵馬俑的餐廳。我對那裡食物的印象是,比其他中國餐館健康一點,白飯還可以替換成糙米飯,蠻多配菜是生的,食物是好吃,但也不到完全家鄉味就是了。





(某次過年,一位在P.F. Chang's工作的學生家長,招待班上吃飯!)



P.F. Chang's 算是少見的價位比較高的中式餐廳。中國菜在美國的定位比較像是便宜的外帶食物,一些其他的亞洲菜餐廳,像是韓國餐廳和日本餐廳價位可能都比中餐高了個快一倍,所以其實蠻多中國人會跑去開日式餐廳。



說到其他的亞洲菜,這些經過美國在地化的亞洲菜也和我在台灣吃的經過台化的風味很不一樣。像是日式壽司卷裡出現了酪梨和乳酪,而泰國餐廳裡找不到月亮蝦餅、打拋豬、或椒麻雞,也沒有了合菜的點餐方式,變成了一人一份的泰式綠咖哩或泰式炒河粉。



有機會在台灣吃其他國家的料理時,我想我會開始思考這些食物是經過了什麼樣子的「台灣化」和「改良」。食物真的是不同文化相遇及融合的最好見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國高中學生一天的作息

美國高中 -- 如何懲處學生?

玉米田裡學學玉米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