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美國中西部 冬天好好玩!

圖片
印第安納州位於美國廣大的中西部,這裡的冬天雖然對在台灣長大的人來說是冷得要死,卻也有很多好玩的事!之前在部落格上分別寫過美國中西部 夏天 和 秋天 好玩的地方,這篇就來分享冬天可以怎麼玩吧! 玩雪  ❄☃🌨🏂 印第安納州的冬天跟台灣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會下雪。雖然不是每天都下,但一年至少都會有幾天大風雪到要停課的程度,這時候就可以玩雪啦! 最專業級的玩雪,是可以到鄰近的滑雪場(Ski Resort)滑雪。印第安納州的滑雪場不多,我去過這裡的一個叫「 Perfect North 」的滑雪場,當地人覺得不算大,但對我這種沒滑雪過的來說已經是太夠玩了,因為也只會待在最緩的那個坡道上掙扎一整天。😂 但如果是真正專業的滑雪人士,可能會選擇到其他州 ,像是猶他州或科羅拉多州,都是以滑雪勝地聞名。 在滑雪場可以玩  雙版滑雪(Skiing) 或是  單板滑雪(Snowboarding) 。有人說 Ski 一開始比較好學但要滑得好比較難,Snowboard 則是相反,難學但會了就很容易。我的心得是,兩個都很難!都要做好摔到屁股開花的心理準備!😬 Snowboarding 很像是在雪上溜滑板,然後兩隻腳是綁死在滑雪板上的,所以很難行動。不是滑不起來,就是滑起來後停不下來。😱 總之滑雪好難,一路跌倒的過程。我記得第一次跟朋友去 Snowboarding,大家當天都是在比誰跌倒比較多次,結果過了幾個月才發現原來有個朋友那時候其實已經懷孕了但還不知道!這個孩子將來一定不是個草莓族,很耐摔。😄 但沒關係,不想去滑雪場跌倒一整天,有個我覺得最好玩也最簡單的活動: 滑 雪胎 -- 雪上甜甜圈( Snow Tubing) !基本上這就像是去水上樂園玩滑水道,只要坐在很大的一個滑雪胎上溜下坡就好了,不用任何技術,超好玩的!😆 (可以單人溜,也可以一群人拉著一起溜下去,超好玩的!) 通常滑雪場都設在郊區,雖然玩個兩三個小時就很累了,但還要開車來回再加上各種排隊,所以大概都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另外租器材跟服裝,也得花上很大一筆錢。所以我覺得對我這種外行的人來說,偶一為之即可。 若想玩雪但不想花錢,可以在家堆有趣的雪人,打打雪仗。我也有很多學生會去 滑雪橇(Sledding) ,在附近公園的小山坡上, 坐在自己帶去的

中西文化大不同 -- 在美國吃得到道地的家鄉味嗎?

圖片
每個國家與文化都有富含當地特色的食物,像是台灣的珍珠奶茶、臭豆腐、滷肉飯。然而當這些食物傳到了世界另一端,會因為當地的地理條件和人民喜好口味的不同,發生了「在地化」的現象。所以當披薩從歐美傳到了亞洲,口味經過了「在地化」,食材也不再只有起司和臘腸。 當我告訴我的美國學生,台灣也有披薩,我喜歡的披薩口味是「和風章魚燒」,有些披薩口味也會加上青豆和玉米,我的學生,聽到這些對他們來說很奇特的披薩口味,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想當然爾,在美國吃中式食物,也同樣有讓我下巴快掉下來的經驗。當中式食物傳到美國後,也同樣經歷了在地化的過程,不再只是「Chinese food」(中國菜),而變成了一種 「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美式中餐) 。或是如我的美國朋友東尼開玩笑所說的,不只是「Americanized」(美國化)而已,還是「improved」(改良版的)! 對我來說,有時吃著這些「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有種似曾相識,但又不是本人的感覺。明明是酸辣湯,但喝起來比較像酸辣湯的遠房親戚。去美國的中國餐館,照理說想吃的是種家鄉味,但有時卻反而是被提醒了離家還是有段距離的這個事實。 某次看到網紅黃大謙在紐約吃一家台灣人開的餐廳。他去的是一家沒那麼道地台灣味,但絕對是經過在地化、符合美國本地口味、很受當地人歡迎的餐廳,從他們拍攝當天只有他們一組亞洲客人這個事實可以證明。黃大謙在描述那食物的時候講的很貼切,他形容 這吃起來像是個小學畢業就到美國留學,中文已經忘得差不多的口味 。真是太會形容了!😅 在美國吃中國菜 第一次有記憶以來在國外接觸中餐是在多倫多學英文的一個暑假。某天和一位日本同學一起去吃飯,整頓飯下來,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日本同學每講三句話就要停下來用快譯通查單字,讓我常常忘了我們到底在講什麼外,就是在結帳的時候這個中國餐廳給了我們一人一個 「Fortune Cookie」(幸運籤語餅) 。在美國的中國餐廳,吃完飯也一定會給你一個幸運籤語餅,餅乾吃起來就像是薄薄的小林煎餅,有趣的是中間會夾著一小片紙條,上面會寫著你的運勢或是一句有哲理的話。而這就是美國人對中國菜的第一印象吧,我的學生都以為我在台灣應該是吃幸運籤語餅長大的。 幸運籤語餅的由來和發源地眾說紛紜,可以確定的是,這壓根兒肯定不是從中國或台灣來的。我曾經到舊金山中國城

Student Athletes vs. 學霸(Xuébà)

圖片
Every new semester, while I welcomed a new group of students into my life, I've always had this question in my mind. If I grew up here in America, which type of students would I have become?  This question seems simple, but the answer is actually way more complicated. Just like sometimes meanings can get lost in translation, there is also no simple way to translate the types of students from one culture to another. The more I thought about this question, the more I realized how different cultures can hold values that are remotely close to each other. "I am so athletic!"  In American culture, "student athlete" is such a proud term. They are the ones that get recognized at the pep rally. They are the ones that bring honor to the school when they win state level games or competitions. The dance teams are upset because they are not treated as "athletes." There is a whole department called "athletic department." Lots of students' dreams are to

找自己 -- 第一次幫自己辦一場生日趴,在美國唱卡拉OK!

圖片
不知道你有沒有那種朋友,生日的前一個月就會開始跟你提醒他的生日要到了,然後從一個禮拜前每天都會「不經意」或「不小心」的提到他的生日,讓你想忘也忘不了? 以前的我很難理解這種朋友,對我來說,要我主動提起我的生日要到了這件事,感覺就像是要我伸手去跟人借個十萬塊,實在很難提起勇氣厚著臉皮的去跟別人提醒我的生日。不過我對生日的低調,並不是因為多豁達,可以到連自己的生日都忘記。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議題,存在的危機。是不是內心深處質疑著自己存在的價值?覺得自己渺小到不值得被提起或被慶祝?也因為這樣如果是我覺得蠻重視的朋友真的忘記了我的生日,我是會往玻璃心裡去難過好一陣子的,搞得每到生日內心都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但今年的我,特別想幫自己慶祝生日。 最近幾年,參加過了無數個婚禮、wedding showers 、和 baby showers。社交群體上,每天都會看到各種結婚照或嫩嬰照片,雖然替朋友開心,但難免覺得自己好像被世界給遺忘了,沒有什麼特別的里程碑,沒有一個什麼特別的「典禮」可以邀請大家來一起慶祝。所以今年的我決定幫自己辦一個生日趴踢。我想,能順利平安的活過一年,更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就是一個重要並值得慶祝的里程碑。 就這樣我從生日的一個月前就開始計畫,決定約一些朋友們去一家韓國卡拉OK唱歌。雖然在美國工作這幾年也認識了一些朋友,但當然不像在台灣很多是求學時期就認識,有深厚革命情感的姐妹們。不過既然都決定了,就硬著頭皮去做吧。 這約人的過程真是個赤裸裸的經驗。 首先,對我來說,要叫大家來慶祝「我」,真的是說起來就嘴軟的一大挑戰。而克服嘴軟後,不意外的,我約了有一半以上的人因為各種因素不能參加,所以約人的過程也就變成了一個練習被拒絕的最好機會。其中包涵了各種程度的拒絕,真的有事不能來但非常真誠的約了別天幫我慶生的,訊息過了兩個禮拜才回你說不能來的,或是根本連訊息都已讀不回的,甚至是到前一天竟然跟你說忘記了然後排了別的事情,還有很多是不到當天無法確定的,或是雖然他說會來但我實在心存懷疑的,甚至是人來了但提早走還沒付錢的。 就這樣歷經了情緒三溫暖,以及前一晚的睡不安穩,生日當天的卡拉OK趴踢,結果竟然是出乎意料的順利。大家都唱得很盡興,說會來的朋友都來了,甚至覺得不會來的也來了。我們的包廂就像小型聯合國一樣,大家唱英文歌、中文歌、韓文歌、西班牙文歌,因為蠻多朋友都是一起

威斯康辛州 麥迪遜 Madison -- 大學城吃吃起司騎腳踏車環湖

圖片
我在美國居住的印第安納州離威斯康辛州不算太遠,所以遇過許多老家是來自威斯康辛州的朋友,常常聽他們提到威斯康辛州那裡很冷的天氣,還有當地有名的三寶 -- 啤酒,德國香腸,和起司。 上一篇威斯康辛州的遊記  去的是密爾瓦基(Milwaukee),在那裡研究了三寶之一的啤酒,也吃到了另一個三寶之一的德國香腸。這趟旅程的第二個城市來到了威斯康辛州的首府 -- 麥迪遜(Madison),將要好好認識這個被兩個大湖夾在中間的大學城,以及繼續探索最後一個三寶 -- 起司! 起司 為什麼威斯康辛州的起司這麼有名?據說是因為這裡的水土特別好,牛牛們長得頭好壯壯,再加上最早移民到此的大宗是德國人,受德國的影響很大,德國移民帶來了不只是釀啤酒以及德國香腸,還有製作起司的技術,威斯康辛州也就因此盛產起司。 我到了一家叫「 Fromagination 」的起司店,抱著好奇心要開發我吃起司除了「奶味很重」以外的形容詞,踏進了店裡。這家店有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各種起司,也有進一些外地的起司,以及各種起司可以搭配的其他食物。 在網路上看到這家店也有提供起司課程,可惜我去的那段時間沒有可以上的課,不過光是看看店裡的介紹,還有透過有問必答的店員介紹,我也還是學到了一些新知,像是根據不同的奶源(牛,水牛,山羊,綿羊)和製作過程,可以產生出各種不同質地和味道的起司。 店員一邊講,一邊一直切給我試吃。我內心默默地替我的錢包捏把冷汗,心想這店員該不會天真的以為我試吃過的都會買吧?😅 試吃結果證明我就是個喜歡吃軟不吃硬的人,偏愛偏軟一點的起司種類。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辛大學 - 麥迪遜校區) 麥迪遜是個名符其實的大學城,整個市區幾乎是被威斯康辛大學 - 麥迪遜校區給涵蓋。我跟一位畢業於此校的老朋友見面敘舊,他帶我逛了快要整個校園,走了大概有一萬步,真的很大,臨著湖邊是個很美的校園。聽他介紹他的大學生活,以及每棟建築是屬於什麼系所,有種回到大學青春歲月的感覺。還爬上了一個林肯總統雕像坐他的大腿,體驗了一下據說是這裡大學生的傳統。 State Capital(州政府) 作為威斯康辛州的首府,麥迪遜的市中心座落著十分金碧輝煌的州政府建築(State Capital)。而且這裡算是我看過最自由的一個州政府建築,因為他們想樹立一種自由民主氛圍,所以不只讓人民免費參觀,開

找自己 -- 「Holding Space for Oneself」,陪伴自己的情緒浪潮

圖片
某次在跟心理師晤談時,我提到了我那陣子的困擾。那時候只要聽到有人提到某類特定的話題,我常常覺得無法同理,甚至有點生氣,但無法同理的當下我又覺得很羞愧,為什麼自己這麼邪惡沒辦法同理別人的痛。我的心理師反問我,是不是當我有類似的痛楚時,我其實都害怕去直視和感受那個痛,不允許自己有脆弱時刻,所以也才無法體會別人的痛呢? 那時候心理師跟我解釋時,我聽她用了一句英文是「to hold space for yourself」。我事後反覆對這句話思索,覺得真有意思。 「Holding space for someone」 這句英文,多麼美妙的一種境界。 一種給你空間,不給你壓迫感,但對你不離不棄的陪伴,靜靜的在你覺得舒服的距離內守候。 我想如果我能這樣陪伴自己,我也能這樣陪伴我愛的人,我更能懂得我也是值得如此被陪伴。  我答應我心靈深處的那位內在小孩,我會陪著你。 你可以開心,你更可以難過,可以焦慮,可以哀傷,可以生氣。 我願意陪你一起看著所有情緒浪潮打上岸。 不管是漲潮,颱風天的瘋狗浪,甚至是海嘯。 我不會驚慌失措,我不會急著希望你把笑容掛回臉上。 我知道你並不需要我跟著一起大哭大叫,不需要一起發瘋,一起咆哮哀嚎。 我更不會告訴你應該如何感受思考,否定你的情緒,害怕你的眼淚。甚至逃走,把你一個人留在原地。或是打斷你的情緒,轉移話題,只因為我也害怕面對自己的那種情緒。 我會靜靜的,感受你的感受。 我會陪著你,聽你說。真正用心聽,不戴任何有色眼鏡,不帶任何評斷的聽。 我會舒服的待在你身邊,直視你那淌落的眼淚。我知道如果我不舒服,你也無法自在的呈現完整真實的你。 我會讓你感受到我溫暖的存在。讓你知道我懂你的傷與痛。很透澈的同理。 我知道我若能這樣陪著你,這波浪潮遲早會退去,不會凝滯一生。 ***找自己系列文章*** 找自己 -- Me, My Tent, and I 找自己 -- 喜歡上我的冬天 找自己 -- 第一次幫自己辦一場生日趴,在美國唱卡拉OK! 找自己 -- 「Holding Space for Oneself」,陪伴自己的情緒浪潮 找自己 -- 人生的意義?認識並活出自己的獨特性 找自己 -- 做自己,不需要解釋藍莓口味的包子 找自己 -- 面對自己的深層恐懼 找自己 -- 覺醒,找自己的顏色 找自己 -- 你跟自己熟嗎?

威斯康辛州 密爾瓦基 Milwaukee -- 嚐嚐啤酒、重機、德國香腸,再去河堤散步湖濱看夕陽

圖片
對威斯康辛州的第一印象,來自小時候看過的一系列蘿拉小說。小說裡的家庭是當時西部拓荒的先鋒,其中一集她們舉家長途跋涉到威斯康辛州的大草原上過了幾年生活,她的爸爸自己砍樹蓋小木屋讓全家住,那時候就很好奇這個地方到底長什麼樣子。 趁著秋假,終於第一次來到了威斯康辛州,第一個落腳的城市是傍著密西根湖的「密爾瓦基」(Milwaukee)。不同於蘿拉小說裡大草原的印象,密爾瓦基讓我感到最深刻的是城市裡的湖水和河水。密爾瓦基緊鄰著五大湖的密西根湖,廣闊到看不見邊際的湖讓我想起了台灣墾丁的海灘。 在密爾瓦基安排的重頭戲之一是 --「啤酒」!威斯康辛州擁有全美最多的啤酒釀酒廠(Breweries),而密爾瓦基也被譽為「啤酒之都」(Brew City)。為什麼啤酒在這裡這麼有名呢?一開始是因為這裡的移民大宗來自德國,而這些德國移民把生產啤酒的技術從家鄉帶來,也漸漸在這片新的土地上發揚光大。 老實說我真的不愛啤酒,我會喜歡的啤酒類型就是喝起來不像啤酒的啤酒😂。對啤酒的印象就是苦,又容易讓人打嗝脹氣。台啤我只喝過幾次,來到美國後,各種啤酒的選項每次總讓人眼花撩亂,就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來好好認識一下這些啤酒哪裡不同吧! Lakefront Brewery 啤酒廠導覽 我在密爾瓦基的一個本地釀啤酒廠「Lakefront Brewery」報名了他們的導覽團,導覽時間大約一個小時,美金18元,還附贈兩大杯啤酒以及一個玻璃啤酒杯,我覺得蠻划算的。這其實也是一個很聰明的行銷策略,因為喝了這麼多啤酒後,微醺之下就會買更多的東西,我就看到一個遊客看起來好像有點醉了,莫名其妙地就抓了兩件T恤付錢。😆 大約十年前在聖路易斯當交換學生時,也去過當地很有名的一個啤酒廠「百威啤酒」(Budweiser)參加過導覽團。印象中導覽員講話跟子彈列車一樣快,又一堆專有名詞,我根本有聽沒有懂,只記得後來可以免費喝啤酒。這次又要報名啤酒導覽前想到這件事,有點好奇自己英文能力不知道有沒有進步些,會不會還是鴨子聽雷? 這個 Lakefront Brewery 裡面有個蠻大蠻漂亮的餐廳。每個人都拿了自己的第一杯啤酒後,導覽員 Tony 帶我們到工廠內部參觀。裡面有很多超大的金屬圓筒,內部可能都在進行著不同的化學作用產生啤酒。除了介紹啤酒的製程外,Tony 也解說了 Lakefront Brewery 的最受歡迎的幾款啤酒,還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