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大美國」?——身處美國中西部郊區,一個華語教師的「文化認同」

此篇文章發表於 天下雜誌--換日線 「台灣、中國、大美國」?——身處美國中西部郊區,一個華語教師的「文化認同」







轉眼間,農曆新年已過月餘,春天來臨。

在來到美國當華語教師前,每到過年,就是我癱在家裡床上、沙發上,等著被餵食的悠哉日子;不過赴美當上華語教師後的這兩年,「中國新年」(Chinese New Year,或稱 Lunar New Year)期間,我卻總像是個處於備戰狀態的小媳婦。


除了一堆「新年相關課程」要準備、以及全校性的大型活動要籌辦外,我還要帶著美國學生們「包」水餃、「寫」春聯、甚至練習「舞龍舞獅」......。以前在台灣,我根本只會「吃」水餃,和「看」別人寫春聯,而舞龍舞獅,更沒真的見過幾次呀!


因此很離奇的,為了加緊搶救自己似乎「理應具備」、實則貧乏的「中華傳統文化技能」,我直到在美國工作,才學會了包水餃及舞獅。


在台灣,我是一位英文老師,因此備課時,學習的常常都是西方國家「如何慶祝聖誕節和萬聖節」;反觀自己現在到了美國,因為教的是中文,反而因此得回過頭來,再重新學習一次自己的「東方文化」。



到了異國,才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文化

來到美國後,不論是美國當地人或台灣的親友,人們常常會問:「你到美國後,有些什麼『文化衝擊』?」;「台灣跟美國的文化,有哪裡不一樣?」


甚至連第一次見面的朋友,都很愛問我這種「其實很深奧」的申論題,逼得我不得不去思考,屬於我自己的「文化」是什麼?


也可能是,因為現在還肩負著「教育學生」的任務,所以有種使命感,很想與他們分享我愛的家鄉點滴,於是自己想知道得更仔細,才能介紹完全;也或許,是因為在每天的生活中,隨時都在比較著這裡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跟以前自己所習慣的有哪裡不同......。


總而言之,透過「比較」,我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跟這裡所謂的「美國文化」,存在著哪些同異;更因為自己身處在另一個文化裡,反而更加認識了自己原本的文化。


就像是每個人的「自我認同」,其實有很大部分,也是靠著別人對自身的印象建立起來的吧!


這現象似乎有點弔詭,卻又頗為合理。



中西部的郊區高中,孩子們對「亞洲人」的印象

那麼,我透過這裡的美國人眼中,「重新認識到」的亞洲人,是什麼樣子呢?


在此之前,需要先簡介一下我所工作的地方:這是一所位於美國中西部、都市郊區的一所高中——全校一百多位教職員裡,只有我和另外兩位老師「不是白人」。至於學生同樣以出身當地的白人家庭居多,也有部分的非裔美國人,和相當少數的亞裔子弟。


剛來到此地時,我很好奇「亞洲人士」在這裡,會是什麼樣的形象?因此我會問問本地家長們、同事們的想法。而我聽到的答案,通常都是:「數學很好」、「都會彈鋼琴」、「都會功夫」、「都很重視教育」、「都很聰明有教養」......等評論,最糟的,也不過就是「有點書呆子」和「開車技術很差」。


不過漸漸地,從我可愛的學生們身上,我聽到了大人們不會、或不敢當面告訴我的更多「刻板印象」:

還沒出社會的高中生,是最直率坦白的一群了——在這個以白人、中產階級為主要人口組成的中西部郊區,鮮少與其他文化交流的環境下生活、長大的青少年,從他們上課中單純的問題、拿捏不準的無心玩笑中,我了解到原來他們普遍認為亞洲人「眼睛又細又小」、講話聲音聽起來像「清清匆匆」、戴斗笠、發音時 l 和 r 會搞不清楚、他們還覺得「亞洲人都會吃狗肉和貓肉」。


剛聽到時,還真是蠻驚訝的——另一位華語老師教我,可以開玩笑回去:「你們不也吃狗肉?你們都吃熱狗(Hot Dog)咧!」不過有時,學校內的亞裔學生會向我表示,他們會因為這些玩笑而感到很受傷。


我了解這些學生們都不是有意傷人,更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這樣拿「刻板印象」開玩笑可能會讓人不舒服,透過課堂上下的溝通和教育,很快就能淡化這些誤解和偏見。


不過誰知道,眼前這些青少年的想法,其實是否正是當地多數大眾的想法?那些隨著年月增長及社會歷練,懂得掩飾及藏住內心話的人,隱而不顯的真正意識形態呢?



我,又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文化」、「國家」認同?

但也用不著先急著忿忿不平——其實嚴格來說,台灣人自己,有時候也是挺「種族歧視」的,這問題在世界各地、古今中外都存在。可能人類的本性,就是容易有著「分別心」,尤其當對其他文化不了解、又對怎麼尊重不同文化不夠敏銳時,很容易就會用刻板印象、成見看待他者,甚至因為歧視言行,造成種種不愉快乃至衝突。


該慶幸的是,如今有越來越多美國的學校,開始設立中文課程——當然這背後也許是經濟和商業的動機,但同時也能讓當地更多人,對其他文化有著更深入的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刻板印象。當然,以上也都只是我個人的經驗和一些看法,從我的角度觀察到的「美國」不盡完全,還有賴讀者朋友們補充。


在此先不繼續討論「別人怎麼看我」好了——因為,當我再把身為「亞洲人的身分」拆解得更仔細,去深入探究時,連我自己也開始感到迷惑:

比方說,兩岸微妙敏感的關係,真的讓我對該如何定位自己「身為華語教師」的身份,感到無解——我一直認為,自己身為台灣人,卻因為兩岸議題被困在當前這種政治現況下、台灣更在國際舞台上處處碰壁,很無奈,甚至有點悲哀。


而我(相信有一部份的人也跟我一樣)對所謂的「國家認同」,其實是很迷惘的:是「台灣(國)」?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又該如何拿捏?


這種事,平常不去想也就算了,畢竟我總認為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很難輕易定奪「非黑即白」,因此每當面對較為敏感的兩岸議題,我一向盡量走灰色地帶,而非激進路線。


但現在到美國當了「華語教師」後,每天都逼迫著我要去思考、面對這類議題,每天都體會得到種種無奈:

「中華文化」與「台灣處境」——如何給予「美國學生」正確平衡的認知?


我所接觸的美國學生,絕大部分一開始都只知道中國大陸。而當然,我會想讓他們也知道台灣,所以一定會在課程中,介紹一些台灣的歷史以及兩岸情勢。


但我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是否讓學生因為「同情台灣的處境」,而對「中國」產生對立、甚至反感的情緒?


如果學生們是因為「有興趣來學中文」,結果最後卻對整個中國和中國文化產生了反感,這相當糟糕也弔詭吧?更何況在這裡,有興趣來學中文的學生們,已經是少數了。


身為老師,也要站在學生的立場,替他們的未來著想——孩子們在此學習中文以後,將來也必定不只會用來跟台灣人溝通而已。我要怎麼在課堂中,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卻又不會因此忽略了台灣?我要怎麼在課堂中,能認識、理解台灣處境,卻又不會對中國有過度的負面情緒?


這真的好難拿捏、好難平衡。


我只能期許自己可以盡量秉持「中立」的立場,向學生介紹「中文」這個語言,和其相關文化。


畢竟,兩岸議題的歷史錯綜複雜、更不是一時三刻能夠解決。但分別來自兩岸的「人」,不該直接將彼此視為「敵人」——在美國,我有著來自台灣與中國的朋友,班上華裔學生的父母,也有的來自中國、有的來自台灣——我同等珍惜著這些友誼。



「尊重立場的不同,形塑自己的觀點」

因此,在介紹關於兩岸的敏感議題時,我不會迴避,但會給自己一個最基本的功課:我要讓學生了解,不論議題如何充滿爭議性,不同立場間的「人」,保持對彼此基本的尊重,是很重要的。


也因此,通常在解釋完我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後,我也都會告訴學生:「這是我的觀點,你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也建議大家要多聽、多看各種不同立場和角度的想法,再透過你自己的查證和體會,塑造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有時,看著這些美國學生、與他們與生俱來的大國心態,對「你是哪裡人?」這種問題,根本不用經大腦思考,就可以反射式地豪氣回應:「我是美國人!Murica!」("America"在部分州郡與地方人士的口音與說法,後衍伸為「大美國」之意 )


姑且不論他們語氣中是否略帶嘲諷、滿不滿意美國現狀,這樣明確直白的國家認同,總是讓我難免欣羨。


衷心希望有那麼一天,當被問起「你從哪裡來」時,在大聲地說出「我是台灣人」後,我可以不用再因為隨之而來的,淡漠或疑惑的表情,而抱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國高中學生一天的作息

美國高中 -- 如何懲處學生?

玉米田裡學學玉米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