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有趣的六個經典聖誕小故事,讓你聽懂美國人在說什麼

圖片
本文刊登於 換日線 適逢聖誕節,想來跟大家聊聊些跟聖誕節有關的經典故事。在美國過聖誕節,或是看電影時,這些故事常常會被提到,知道這些故事,也就能更了解美國人在說什麼喔!  每個節日都會有許多不同的故事或傳說,就像每次我在教學生中秋節,一定得把嫦娥、后羿、和玉兔的故事講過一次。聖誕節也有許多常常會被當地人提到的人物或動物,但是我發現除了聖誕老公公和他的麋鹿外,很多其他的角色都是近一兩百年因為一些文學著作、童書、電影、或是歌曲才出現的。這裡就來介紹六個有關聖誕節有名的角色和他們的故事,他們都是美國人在聖誕佳節常常提到的文化引用 (cultural reference)。 1. Ebenezer Scrooge 史古基 Scrooge這個人物是源自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43年的著作A Christmas Carol (中文好像翻譯成《聖誕頌歌/聖誕夜怪譚/小氣財神》)。 故事裡的這個史古基先生是個小氣鬼守財奴,而且生性陰沉孤僻又苛薄、不喜歡過耶誕節。但在某年的耶誕夜,他遇到了 3 個鬼,看到了他的過去、現在、以及如果現況持續下去未來會走向的悲慘結局。這一晚讓他豁然開朗、察覺了自己的這些缺點,從此改過向善,人不僅變得大方也多了點人情味。 這個故事被翻拍成很多電影和舞台劇等,算是很常被提到的一個故事。有次我讓我的學生拍影片,他們就改編這個故事拍了一個"A Rice-mas Carol," 講一個人本來不喜歡飯,結果遇到了三個鬼後變成喜歡飯的故事😆。另外在故事裡當Scrooge想要表達他對聖誕氣氛感到嗤之以鼻的時候,他常常會發出個"Bah! Humbug!"的聲音,也常常看到有人模仿。 (照片取自網路) Scrooge他的名字也變成了一個新的字。如果有人說 "Don't be a Scrooge." 就是叫你別當小氣鬼或別破壞聖誕氣氛的意思。最近也聽到有廣告說到 "Don't get scrooged." 應該是說叫你小心,別被其他小氣商家給佔了便宜的意思。  (照片取自網路) 2. Grinch 鬼靈精 --From the children book “How The Grinch ...

那些我從美國學生身上學到的英文(上)

圖片
(此文也刊登於 換日線: 美國學生教我的事(上)曾在授課時被學生惡意嘲笑,現在我大膽擁抱自己的口音! ) 身為一位在美國教書的非英語母語者老師,我從我的學生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在課本上學過的英文。我的學生們尤其愛教我發音,還有許多年輕酷炫 (又或是有點不妥當的??...) 的青少年愛用語。 這篇文章就先來談他們如何教我發音。我想讓一個人最快速學習的一種方式,就是大力的嘲笑他,刺激他的自尊,進而激發他的上進心。我想我用心良苦的學生們選用的就是這招激將法吧 !(甘溫我的學生 🙏) 想當年在教英文的時候,還因為被學生說過發音聽起來很標準很好聽而沾沾自喜,沒想到來美國後會被我的學生狂糾正...只能說學海無涯。 不過我覺得跟發音比起來,流暢度更重要,發音只要不到影響理解的程度,有著一點口音沒什麼不好,畢竟我們本來就是在不一樣的背景環境成長,為什麼我要跟你聽起來一模一樣? 我任教的學校,這些學生沒什麼接觸過外國人和外國口音的經驗,所以他們一聽到和他們習慣的不一樣的發音,就得小題大作一番。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透過上下文,學生是聽得懂我要說什麼的,不過他們就是要雞蛋裡挑骨頭一下,似乎是在報復我一天到晚糾正他們的媽麻馬罵四聲。但不得不說,也有些時候,我還真的是講得讓他們霧煞煞。一些最困擾我的發音大概是一些字尾有 l 的字,像是 bow, bowl, ball, bull , 不只讓我覺得舌頭打結,應該已經是癱瘓的程度😅...。 有次有個學生跟女朋友吵架來上課,看起來失魂落魄的,我跟他說你今天是不是忘了帶你的靈魂(soul-長母音o)來上課,他看起來還真的更茫然了,因為 他聽成我說你是不是忘了帶你的電鋸(saw-短母音 ɔ )來上課 。還有一次我在跟學生說我以前小學的時候看過老師丟學生粉筆 (chalk-短母音 ɔ),這時台下又是一片問號臉,原來 他們聽成我在說誰噎到 (choke- 長母音o) 。總之這類雞同鴨講的例子,還真是不勝枚舉。 學生通常也不是真的想嘲笑老師,他們只是覺得跟老師熟了,想跟老師玩玩,所以其實我都不是太在意,偶爾威脅他們,再笑我就要回台灣不教了! 可是也有些時候,我就感覺得出學生是有意嘲笑。在台灣的時候我曾經在有外師的小學任教,我也親眼目睹過許多小學...

English That I Learned from My Students (Part I)

As a 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 here in America, I have to thank my students for giving me a lot of precious English lessons these past 2 years. They “improve” my pronunciation, and they teach me a lot of young and cool (or...maybe I should also say, inappropriate?) English that I’ve never learned on the textbooks before. I’m just going to focus on pronunciation for today. Sometimes I feel like my students are just too critical on my pronunciation in English. It might be a revenge for me correcting their tones in Mandarin all the time.😆 So for example, when I said the letter “h,” or words like “jeopardy,” “metaphor,” or “tournament,” they could all somehow found them funny. But sometimes they really couldn’t understand me, and I did learn how I confused different vowels in English from them. Here are two examples: [Example 1] Me talking to a student: Where is your “ saw ?” Student: ??? Me trying again: Where is your “ saw ?” Your “ saw ?” You look like y...

「台灣、中國、大美國」?——身處美國中西部郊區,一個華語教師的「文化認同」

圖片
此篇文章發表於 天下雜誌--換日線  「台灣、中國、大美國」?——身處美國中西部郊區,一個華語教師的「文化認同」 轉眼間,農曆新年已過月餘,春天來臨。 在來到美國當華語教師前,每到過年,就是我癱在家裡床上、沙發上,等著被餵食的悠哉日子;不過赴美當上華語教師後的這兩年,「中國新年」(Chinese New Year,或稱 Lunar New Year)期間,我卻總像是個處於備戰狀態的小媳婦。 除了一堆「新年相關課程」要準備、以及全校性的大型活動要籌辦外,我還要帶著美國學生們「包」水餃、「寫」春聯、甚至練習「舞龍舞獅」......。以前在台灣,我根本只會「吃」水餃,和「看」別人寫春聯,而舞龍舞獅,更沒真的見過幾次呀! 因此很離奇的,為了加緊搶救自己似乎「理應具備」、實則貧乏的「中華傳統文化技能」,我直到在美國工作,才學會了包水餃及舞獅。 在台灣,我是一位英文老師,因此備課時,學習的常常都是西方國家「如何慶祝聖誕節和萬聖節」;反觀自己現在到了美國,因為教的是中文,反而因此得回過頭來,再重新學習一次自己的「東方文化」。 到了異國,才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文化 來到美國後,不論是美國當地人或台灣的親友,人們常常會問:「你到美國後,有些什麼『文化衝擊』?」;「台灣跟美國的文化,有哪裡不一樣?」 甚至連第一次見面的朋友,都很愛問我這種「其實很深奧」的申論題,逼得我不得不去思考,屬於我自己的「文化」是什麼? 也可能是,因為現在還肩負著「教育學生」的任務,所以有種使命感,很想與他們分享我愛的家鄉點滴,於是自己想知道得更仔細,才能介紹完全;也或許,是因為在每天的生活中,隨時都在比較著這裡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跟以前自己所習慣的有哪裡不同......。 總而言之,透過「比較」,我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跟這裡所謂的「美國文化」,存在著哪些同異;更因為自己身處在另一個文化裡,反而更加認識了自己原本的文化。 就像是每個人的「自我認同」,其實有很大部分,也是靠著別人對自身的印象建立起來的吧! 這現象似乎有點弔詭,卻又頗為合理。 中西部的郊區高中,孩子們對「亞洲人」的印象 那麼,我透過這裡的美國人眼中,「重新認識到」的亞洲人,是什麼樣子呢? 在此之前,需要先簡介一下我所工作的地方:這是一所位於美國中西部、都市郊區的一所高中——全校一百多位教職員裡,只有我和另外兩位老師「不是白人」。至於學生同樣以出...

Reflection of My First Year Teaching in the USA

I’m excited for my second year working and living in the US. Everyday was tons of learning in the first year. The biggest challenge for me is to understand and keep up with conversations in a group. When a group of people are talking really fast, for me it’s like watching CNN, and NBC, ABC, TLC, all at the same time, while several topics are going on among different groups. I really wish I could have a headset, and I can turn up the volume here and pause there to look up the key words. Sometimes when I finally figure out what’s being discussed, people already move on to another topic. It can be frustrated. I feel like living an 80% of life. I understand 80% of what’s going on around me, and I am only able to express 80% of myself. Sometimes it’s not always language barrier. It’s a whole new environment for me. I don’t know the students or teachers being mentioned. I have never heard about such a title or position in the school. I don’t know which movie you’re quoting. I didn’t g...

美國高中 -- 帶個機器寶寶回家做作業吧!

圖片
在我任教的高中,有一堂課叫做「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可能類似我們台灣的「家政課」。本來我覺得在高中有聽起來這麼專門的課,讓我開了眼界,沒想到這堂課開出的作業更是厲害! 選課的學生要花三到五天的時間完成一項作業叫做 「Real Care Simulation Project」 ,也就是學生真的要模擬當父母,去照顧下圖的假娃娃。而最威的是,這個機器娃真的會發出哼哼的聲音,或是不定時大哭,沒哭的時候靠近它還聽得到呼吸聲(嚇死我了!)。 (借學生的機器娃娃作業來玩一下😆) 而假娃哭起來的時候,學生得去好好了解到底為什麼娃娃在哭。不論是要趕快用奶瓶餵奶,餵完還要煞有其事的拍嗝😂,或是要換尿布。就連抱娃娃的姿勢如果不對,娃娃感應到了也會開始大哭。 所以學期中常常就會有一陣子,在走廊上看到一堆學生提著嬰兒籃要去上課,或是上課上到一半,抱著大哭的娃娃衝出教室的。放學後,學生也得繼續24小時的照顧這些機器娃娃。甚至是要參加學校音樂劇公演,也得把娃兒帶去,才是稱職的「care giver」,不然這個機器娃娃裡的電腦可是會記錄著,娃娃哭了幾次沒有被理會,所以是會被老師扣分的。 不過我覺得最好笑的是 學生做這項作業前後的落差 ,我只能說為人父母實在是太偉大了! 老爸老媽我愛你們!以下來分享一些好笑的例子: 😂 😂 😂 😂 😂 😂 😂 😂 😂 😂 ----------- 拿到假娃前 ----------- 學生 娜 娜 :老師,我明天會帶寶寶來上課喔!好期待喔!! 老師我本人:真的啊好期待喔!!要借我抱一下喔! ----------------隔天---------------- 學生 娜 娜:( 進教室前威脅著娃娃) 你最好給我好好待在教室外,不要發出聲音! 😂 😂 😂 😂 😂 😂 😂 😂 😂 😂 ------------ 剛拿到假娃 ------------- 學生小莉: 老師,你看!這是我的寶寶!超可愛的!我們幫他取一個中文名字好不好? 老師本人我:好啊!那這個週末我們一起想想,星期一來幫他取一個好名字! ------------ 過了一個周末 ----------- 老師本人我:寶寶呢?不是要幫他取中文名字嗎? 學生小莉:( 熊貓眼超重) 我把它拆了。它整個假日吵到我快瘋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