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舊金山中國城 -- 看見李小龍收藏家眼中的李小龍

圖片
( For English Version ) 那是一個帶著時差的午後,我在舊金山轉機,決定多留一天。走在舊金山中國城的街頭,順道進去參觀  美國華人歷史學會博物館 。館內最近正好有個關於李小龍的展覽,說實在的,李小龍的電影我一個都沒有看過,頂多只看過一些武打片段,更多的是後世的模仿。對於這位耳熟能詳的電影巨星,我並沒有太多了解。帶著一顆好奇心,我開始參觀了起來。 當我正在閱讀展覽牆上的一些文字和照片時,有一位先生走來並開始替我介紹旁邊這個李小龍在演「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電影裡「加藤」(Kato)這個角色時戴過的眼罩。開始跟他交談後,才發現,原來這位 Jeff Chinn 先生並不只是個導覽義工,展區裡的所有物品,其實都是他本人的收藏。而今日恰巧是李小龍逝世滿49周年,所以他特地前來替今天的觀眾導覽,我也就這樣很幸運的,誤打誤撞認識了這位算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李小龍收藏家。 (與此展的收藏家 Jeff Chinn 先生合影) 我問了 Jeff Chinn 先生蒐集李小龍物品的緣由,他開始娓娓道來。Jeff 與李小龍誕生於舊金山中國城裡的同一家醫院。在中學時期,Jeff Chinn 先生一家人搬離了中國城,到了一間只有他這一個中國人面孔的學校。除了要適應新環境外,他也因為膚色不同,成了弱勢,而遭受霸凌,壓力甚至大到得了胃潰瘍。 在 Jeff 那段艱苦的青少年時期,李小龍開始在美國的影壇闖出一番成績,也讓 Jeff 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一位跟他一樣長得是中國臉孔的名人。李小龍驚人的功夫拳法,讓當時的美國社會開始出現了一種「中國人也可以很酷」的氛圍,這讓 Jeff 漸漸的開始對身為中國後代感到驕傲,也讓當時在美國的許多亞裔後代多了點自信。Jeff 就這樣成為了李小龍的忠實粉絲, 從五十年前開始,一路收藏李小龍相關物品,也在李小龍意外逝世後,致力於推廣他的傳奇,不讓李小龍被後世所遺忘。 Jeff 回憶到,那時候在學校經歷低潮,他回到家裡,邊哭邊望著房間裡牆上的李小龍海報,彷彿就給了他一個走下去的力量。在當時,我想李小龍之所以能成為許多亞裔人士的精神支柱,除了同樣的亞洲臉孔外,最鼓舞人心的是當李小龍面對困難時所展現出的堅韌性。 (Jeff Chinn 先生於青少年時,房間裡掛的李小龍海

San Francisco Chinatown -- Running into the living legacy of Bruce Lee

圖片
( 中文版,請點此 ) It was an afternoon in San Francisco while I was waiting for my connecting flight to Indianapolis back from visiting my family in Taiwan. I decided to use those spare hours to explore the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useum in Chinatown. As I was strolling through the “We Are Bruce Lee” exhibition, a gentleman approached me and started to tour me around. He introduced himself as Jeff, or Mr. Chinn, and it turned out that he is the collector of this exhibition. Mr. Chinn was there that day to pay tribute to Bruce Lee on the 49th anniversary of his passing. I didn't know that I showed up on a special day, and I for sure got a special personal tour around the exhibition. All the artifacts from the exhibit were the collections of Mr. Chinn. And from his sharing, I now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gacy of Bruce Lee and the 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 (On the left is Mr. Jeff Chinn, the collector of this exhibit "We Are Bruce Lee.") During mid

美國中西部 夏天好好玩!

圖片
通常夏天放暑假,就是我回台灣探親找朋友的時間。前兩年因為Covid和簽證的問題,連著兩年暑假都回不了台灣,迫不得已(?)只得留在印第安納州,卻也意外的發現這裡的夏天真的很舒爽!不會過熱到流汗黏膩的程度,也不會冷,出太陽的日子也蠻多的,是非常適合做戶外活動的天氣! 之前寫過了印第安納州這裡 秋天好玩 的地方,那這篇就來看看夏天可以玩什麼吧! 1. 玩水 💦 夏天最適合去玩水降溫了!美國中西部雖然沒有靠海,但這裡也還是有些大大小小的湖,當地人很喜歡到湖邊從事水上活動。 在美國,蠻多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會買船,或是跟兄弟姐妹一起合買大家輪流用。湖邊通常會有小碼頭(Marina),可以看到很多私人的小船停靠在那,也會提供可以讓人租借的船。所以一到夏天,有船的人就會邀三五好友一起來搭船,不然也可以一大群人一起去租船。 很受歡迎的是一種 浮筒船(Pontoon Boat) ,船雖不大,但開起來穩穩的,可以容納大概十多個人,大家準備一些吃的喝的,很適合在上面開趴。在找個地方下錨,跳到水裡泡水,或是拿出游泳圈或一些水上墊子(Floating Foam/ Water Mat)來玩。我也看過有人玩 快艇(Speedboat) 或是更高級的來個 遊艇(Yacht) ,總之可以在各種船上吹吹風,非常舒服呢!有些湖邊有時也會有現場音樂演奏,或是國慶日的時候會有煙火秀,大家就會找好地方下好錨,在船上欣賞。  除了搭船之外,湖邊還有很多好玩的水上活動。像是可以划個 獨木舟(Canoeing or Kayaking) ,或是玩個 立漿(Standup Paddleboard) ,享受離水面很近的感覺,十分消暑。或是也有學生跟我說他們很喜歡玩 無繩滑水(Wakeboarding) ,我沒有玩過,感覺很難😓,但也蠻多人會去嘗試的。 玩水上活動這麼累,很適合三五好友一起租個湖邊的Airbnb 小木屋。玩累了,就可以回到小屋中休息,再搭配著湖景吃吃烤肉。 2. 戶外踏青 🌳 我最喜歡在一個悠閒的午後,到附近的公園,找兩個樹中間架起吊床(hammock),可以看看書,想睡就順便來個午覺,非常愜意。夏天的好天氣也很適合去大一點的公園健行,或是找個地方露營,或是找個草坪野餐,接近大自然。 

找自己 -- 人生的意義?認識並活出自己的獨特性

圖片
成長的過程中我花了許多心思去了解別人,但我好像不曾好好花時間及心力去認識自己。 What's my "thing?"  有些人天生的專長和興趣很好發掘,可能特別會打籃球,或是非常喜歡畫畫。但我在成長的過程中,總不覺得有什麼是我特別喜歡的,或是特別擅長的,甚至是特別有熱情的。正面來說,我好像是個五育均衡的人,什麼都很走中庸之道。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其實是一直找不到我的獨特性, "my thing",或者說是我來到這世界上的意義。  曾經在人生低谷時,攤在床上,盯著天花板的吊扇,轉呀轉的。覺得我就像這吊扇日復一日的轉著,忙著,但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 把自己當成一個研究對象,好好觀察 在自我覺醒的路上,我開始對自己感到好奇,把自己當成一個研究對象一樣,去觀察自己。 有次我看了一本書,叫「Who Are You Meant to Be?」作者在書裡介紹了每個人依照大腦左右腦不同部位的發達程度,如何呈現出8種不同的思考模式和特長。而做完書裡的測驗我真是驚呆了!我竟然是我一開始猜都不會去猜的「藝術家」性格,可見我有多不了解自己。 我一開始覺得,我的測驗結果怎麼可能是個藝術家呢?我畫畫的技術大概是幼稚園的火柴人等級,對逛美術館我也不是有多大的興趣。不過再耐心的進一步看書上解說,發現我還真的是有書裡描述的藝術家性格。原來我屬於右腦中的右腦,感性中的感性,需要可以發揮我的創意,需要可以真實的表達自我與人連結,需要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我才了解,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容易想太多。原來很多人並不會像我一樣三不五時就看電視看到喉頭哽咽。原來跟別人比起來我真的比較敏感,心思細膩,感情豐沛,卻也多愁善感。 一開始看到書中講到「想太多」,「多愁善感」,總覺得是比較負面的形容詞。但,那就是我。我也才了解,我會活的像行屍走肉,是因為不了解自己,不懂原來自己有這些需求,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因為沒接受,所以就不能夠超越。 原來我喜歡寫作  以前我對藝術的定義可能太侷限於畫畫。而我喜歡也比較擅長的創作途徑,可能是偏向寫作,這也是到最近才領悟到的。 以前總覺得,寫作,就等於是在學校的國文課寫作文。我從來不覺得寫作文多有趣,也不覺得我特別會寫作文,我的作文也不是會被老師拿來當範本的那種,甚至在大學的英文寫作課上還被老師評論我寫出來的文章

三年沒回台灣的海龜返家心情 🐢

圖片
最近我的部落格更新速度來到了人生新巔峰,竟然達到了一個「日更」的速度!😂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返台入境需要去蹲防疫旅館,讓我心無旁騖的,在隔離期間專心寫作。  如果有人在三年前跟我說,我下次回來的時候,會得每天待在飯店,等時間一到就去房間門口的椅子上拿便當。我會跟他說,那應該是只有翻拍「飢餓遊戲」那類小說才會出現的電影情節。 沒想到這真的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沒想過,我會三年沒回家。第一年的夏天沒回家,是因為疫情剛爆發,人心惶惶,我連出門都很緊張,更不用說是出國。 疫情一久,人類也漸漸習慣與病毒共存。第二年的夏天我不能回家,卻是因為簽證的問題。我有一個重要的文件被寄丟,疫情期間,也不知道到底是移民局的責任,還是郵局,甚至或許是因為我的公寓信箱有陣子壞掉。沒這個文件,出境就不能再入境。總之多次與移民局周旋後,還是只能等這個文件補發,竟然就等了整整超過一年。律師跟我說終於收到文件的當下,我喉頭哽咽,眼眶泛淚,有種終於可以回家了的感覺。 所以就這樣過了三年,終於可以回家了!今年暑假,雖然台灣突然在近幾個月疫情大爆發,我還是興奮地安排著返台事宜。卻在要去搭機的前幾天,某晚我突然失眠,一種近鄉情怯感開始湧上心頭。我試著認真面對我這種近鄉情怯的感受,去釐清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三年了,會不會很多人事物都變了呢?台中捷運蓋好了,台北大巨蛋也完工了。除了這些外在明顯的變化,我真正害怕的是內心得面對的變動。表姊已經不在的事實。三年的時間不短,親人好友們,也漸漸四散各地。最好的朋友群,在這三年內有五個寶寶相繼誕生,期待跟這些寶寶開見面會的同時,也不免想到這些新手媽媽可能不像以前那麼有空陪我了吧? 三年了,但會不會很多以前讓我煩心逃避的問題,卻還是沒變呢? 也可能是因為想到要一直重複地交代這三年我覺得好像不太怎麼樣的人生。 我滿感激有蹲防疫旅館的這段時間,讓我可以有個緩衝期。雖然這好像不是主流的意見,但我個人真的覺得我好像很適合住在隔離飯店的生活?不只可以24小時吹冷氣,還有人侍奉三餐,連煮飯都不用,唯一的顧慮就是每餐都吃到太撐 😝。這個朋友口中像在坐月子的生活,讓我有時間好好沉澱,還一不小心就日更了我的部落格。 就要出關了,讓我勇敢地以一顆自在的心,迎接每個變與不變吧!🐢

美國高中 -- 畢業生最期待的「Prom」(畢業舞會)!

圖片
本文刊登於 換日線: 走進令我大開眼界的畢業現場──直擊美國高中「畢業舞會、派對」特殊文化! 最近適逢畢業季,而美國的高中生在畢業之前,會先期待著 「畢業舞會(Prom)」 的來臨。 (某年參加任教學校畢業舞會的現場盛況) 美國的高中通常在五月底或六月初開始放暑假,而這個畢業舞會通常是在四月的某個週六晚上舉行。美國的高中有四年,能參加這個舞會的只有高三(junior)和高四(senior)的學生,每個人可以買兩張票。其他高一(freshman)和高二(sophomore)的學生得必須被學長姐邀請到,才能參加。 而這畢業舞會通常會選在還蠻高級的場地舉辦。我任教的這幾年,學校曾經在飯店宴會廳,教堂,市立戲劇院等不同地點舉行。蠻盛大的,所以學生也都會花盡心思準備, 各個打扮得花枝招展。 美國校風很開放,這些高中生,男女朋友都不知道交到第幾個去了,也沒有老師或家長會存有一種學生是不是在「偷交男女朋友」的心態。所以這畢業舞會,通常會有一群朋友一起去參加,但也更多時候是成雙成對的去參加,就發展出了 「Promposal」 這個有趣的活動。這個字「Promposal」,是由「Prom(畢業舞會)」和「Proposal(提議/求婚)」兩個字合起來的。也就是其中一方,會用新奇的方式,去問另一方要不要一起參加畢業舞會。( 這個 YouTube 影片裡  有些可愛的例子可以點去看看。) 而學生對這畢業舞會所花費的心思呢,從我的中文課都看得出來。接近四月,上課中,偷滑手機的女生會變多,一去「關心」會發現,有十之八九都在偷偷網購,瀏覽她們要買什麼禮服和鞋子,或是互傳照片給彼此分享她們的行頭。(看到我來「關心」,還會很開心的跟我分享😅。) (我某屆可愛的學生們,各個都精心盛裝打扮) 相比之下,大部分的男生好像比較沒到那麼瘋的程度。反而聽到很多男學生在抱怨,這是一個對他們來說非常燒錢的活動💸。因為他們有的得幫女生買票,票一張也要美金六十塊,不便宜,當天還要先請女生去吃大餐。更高級的,有的可能還會一群男生一起出錢包一台禮車,載他們當晚趴趴走。 等到終於來到了畢業舞會當天,我就會開始在臉書上看到一些身為高中生家長的臉友,分享他們孩子盛裝完畢的照片。通常這些高中生他們都會ㄧ大群好朋友,成雙成對的,選在一個人的家或是公園裡拍團體照。爸媽們都會狂拍,所以我也會被狂洗板,可以感受到他們「吾家有女/子初長

肯塔基州 萊辛頓 Lexington -- 走進牧場一窺賽馬這個上億的天價企業

圖片
  2022年初夏小旅行,我來到了位在肯塔基州(Kentucky)很有特色的第二大城市叫  萊辛頓(Lexington) 。 在 Keeneland 賽馬場聽完了解說後,激起了我對賽馬這個貴鬆鬆事業的好奇心。因此我決定前去 Jonabell Farm 這間專門飼養種馬的牧場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這篇就來介紹更多「馬的」這個天 價事業。 需要前情提要看看上篇的人,可以先  點此  喔! 「馬的」這個天價繁殖交易 出發去萊辛頓之前,在找資料時,一直看到 「Thoroughbred」 這個字。原來馬分為很多不同品種,而這個「Thouroughbred」是跑得特別快,適合去參加賽馬的品種。其他還有很多品種像是「Saddlebred」或「Rocky Mountain Horse」,牠們有的適合參加別種類型的比賽,像是要拖車的,或是有的走起路來腳抬得很高,適合參加馬的模特兒比賽。 一匹賽馬的壽命約在三十歲左右。出生後到了兩三歲時,便可以開始參加比賽。通常只比賽了一兩年後,賽馬主人可能就會準備讓這匹賽馬退休了,轉為專心孕育後代。因為這個馬匹繁殖的事業,可能可以帶給馬場比贏得比賽獎金更為驚人的收入。 去 Jonabell Farm 這間牧馬場參觀時,他們園內一共有11匹種馬。這些種馬都是從賽馬場上退休下來的,牠們現在每天在草地上悠遊散步吃著草,天黑就回到馬廄裡,在稻草堆上休息。牠們被這樣好好地伺候著,因為牠們能給牧馬場帶來的營收可謂天價。 在春夏交配期時,這間馬場裡的每匹種馬每天都有三個時段可以被預約。其他牧場的人,會在預約好的時段,帶著他們的母馬前來進行交配。從這間 Jonabell Farm 的價目表來看,最貴的種馬,牠的名字叫「Medaglia D'oro」,牠的交配費用(stud fee)高達 美金十萬元  😱。 就算是價格最低的種馬,也要價五千美金。也就是說,光靠最貴的這一匹種馬,一天收三次交配費,牠賺一天而我要吼學生不知道幾年? (選錯行業?!) (牧場裡,馬匹交配的地方。Where the magic happens for horses. 😂) 但這個交配費是有保固的,保證一定要生出小馬。所以如果預約的那天母馬的奇檬子就是不爽,他們也不會逼母馬。或是母馬不幸流產,也可以之後繼續再回來,直到生出小馬才需要付全部

肯塔基州 萊辛頓 Lexington -- 認識賽馬,來去參觀各種「馬的」景點

圖片
2022年初夏小旅行,我來到了位在肯塔基州(Kentucky)很有特色的第二大城市叫  萊辛頓(Lexington) 。萊辛頓被譽為 世界賽馬之都(The Horse Capital of the World) ,這個藍草(Blue Grass)區域的土壤因為蘊含大理石所富含的鈣,讓賽馬吃了之後骨骼強壯可以跑得特別快,因此這區特別適合養馬,附近區域就有三四百間的牧馬場。這篇就來介紹我學到的「馬的」知識和可以去參觀的「馬的」景點。 「馬的」觀光景點 既然都來到了這個世界賽馬之都,當然要來好好了解這項運動和相關知識,所以我安排去了三個不同但都跟馬有關的景點:Keeneland Racecourse (賽馬比賽場)、Kentucky Horse Park(馬的主題公園)、Jonabell Farm(牧馬場)。 Keeneland   賽馬比賽場 這是萊辛頓當地最有名的賽馬場,可以花美金15元去參加一個看馬做早操的導覽團,我個人認為非常值回票價。我遇到的解說員 Carol Sue 很友善又知識淵博,跟我們解說了很多有關馬的知識和賽馬這項運動。沒有比賽時,賽馬場也會提供場地給各個賽馬公司來此訓練他們的馬。而我參加的這個導覽會帶我們到馬場的跑道旁,看這些訓練員騎著馬在練習。 Kentucky Horse Park   馬的主題公園 這是一個跟馬有關的主題公園,門票20美金,裡面有博物館,介紹所有你想得到的跟馬有關的事情,也有大馬廄和一些兒童互動專區。你也可以多加錢去騎馬,或是有定時免費的秀可以看。像是一些以前賽馬比賽的常勝軍會被帶出來給觀眾看,並介紹他們得過的獎,或是有穿著不同時期服裝的人會騎著馬,出來跟大家介紹這些不同種類的馬。除此之外,一天也有兩個時段可以去搭個遊園馬車,會載著大家繞園區一圈。 個人覺得這個主題公園可能比較適合親子同行,蠻像是去動物園的感覺,到處晃晃然後定點有海獅秀可以看。不過我每次看這種動物秀都會想太多,覺得那些動物真的開心嗎?😅 總之可能是我在要去之前對這地方寄予太高厚望,所以真正去之後反而有點小失望。  Jonabell Farm  牧馬場 我以前以為養馬的牧場都一樣,經過這次才了解有各種不同種類的牧馬場。而我預約去參觀的這是一個種馬場,裡面養了十一隻種馬,都是以前賽馬得

田納西州 納許維爾 Nashville -- 現場鄉村音樂聽到飽的不夜城

圖片
納許維爾(Nashville) 是田納西州第一大城市,也被稱為 「音樂之都(Music City)」 ,算是中西部這裡數一數二大的城市,美國當地的朋友都很喜歡去納許維爾辦他們的告別單身趴。我幾年前曾經去那裡參加過一個外語教學研討會,不過只是短暫停留,記得吃到了有名的炸雞排😂。這次則是跟我的朋友 Joanne 來一個 girls' trip 週末小旅行。💖 音樂之都名不虛傳 Nashville被譽為「音樂之都」果然是名不虛傳。那裡最熱鬧的一條街叫做 「Broadway」 ,街上大部分都是酒吧或餐廳。我們不管是晚上九點或是白天十一點去,每間緊鄰的酒吧和餐廳,裡面真的都有現場樂團在演奏著音樂。走在街上,每幾秒鐘就走經過一首不同的歌和節奏。甚至有些酒吧,一樓有一個樂團,二樓有另一個樂團,走到三樓頂樓又會是另一個樂團。這密度真是讓我讚嘆,而且裡面還真的都坐了很多人! (不論白天黑夜都一樣熱鬧的Broadway大街) Broadway 大街上最有名的一家店叫 「Tootsie's World Famous Orchid Lounge」 ,淡紫色的建築,相當顯眼。之所以會有名,是因為許多Honky Tonk(一種鄉村樂類型)的著名鄉村音樂歌手一開始都在這裡駐唱。我和Joanne想進去一窺這當年秀場的風采,但人實在是多到肩膀碰肩膀,所謂的摩肩擦踵,連找個站的地方都很難,所以我們大概待個十分鐘就放棄了。 (內部摩肩擦踵的盛況) 我們後來挑了一家看起來稍微還擠得進去的酒吧,叫 「The Twelve Thirty Club」 。這家價位略高,一杯調酒,加上稅和小費,就花了我美金24塊💸,讓我用非常珍惜像在喝聖水的心情,花了一兩個小時慢慢喝😂。但整間店的裝潢還蠻不錯的,也可以好好欣賞調酒師用各種花樣把一杯調酒裝飾得很美。我們跟旁邊的一位美眉聊天,才發現原來我們誤打誤撞,走進了這間由大賈斯汀 Justin Timberlake 所開的店,可惜他當天沒有出現唱歌,不然我們就真的賺到了。 如果想要聽音樂,但不想要花錢進去這些酒吧,也可以到附近的 「Assembly Food Hall」 。這是一區很大的美食廣場,分別位在兩棟分開建築的二樓,由一小段空中走廊連接。我們那時候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中午去,都